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文/初中部  时间:2011年11月16日 浏览数: 打印

  从2011年10月19日起到11月15日,历时近一月,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其间,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开展了“班主任之道之德”的专题培训;听评了“杨冬梅、袁成、陈豪、叶萌、张维、王树理”六位成员的思品课;对本轮研讨作了细致的总结;对下一步的探索作了具体的规划。

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在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研讨过程中,令人惊喜的是六位成员的探索态度,每次评课,每位成员感觉敏锐,谈锋犀利,“你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你达到目的了吗?”“这个安排,你考虑过给学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吗?”……通过激烈而真诚的碰撞,大家感觉收获很大,这在后面成员思品课的改进上明显呈现出来,而大家仍然细致甚至苛刻的追求思品课的真谛:真实自然、有效高效。

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几点探索很有价值:

  1、深刻感受到作为班主任首先成为学生“重要他人”的重要性,情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2、故事(案例)的教育引领功能的确是神奇巨大的,它背后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3、进一步明确了班会课的分类与功能界定:

  主题班会课: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引领需要,开展阶段性、系统性的思品教育和价值引领教育。

  常态班会课:是根据学生日常行为开展的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平台,也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某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以“故事(案例)”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活动。

  4、认识到我们探索的“简单高效的思品课”是“常态班会课”,它与“主题班会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学生自主管理、同辈群体相互影响,后者没有(或比重很小)。我们的班会应以“常态班会课”为主,“主题班会课”为辅。

  5、深刻体会到“常态班会课”的核心功能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取向的引领,是通过“同辈群体”和“重要他人”的力量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是通过学生不抵触不反感的方式——故事(案例)的及时引领实现“向上向善”,防患于未然。

  6、多积累多搜集。“及时找到针对性强、鲜活的引领素材”是思品课的难点之一,因此需要多积累多搜集。

  六个成员对本轮研讨认真的作了小结,并整理各自的作业——分类搜集的故事(案例)、视频。在本学期里将相互听课评课,继续探索。

  (图/初中部 审/付全中)

  附:骨干团队成员心得小结(片段)

   “思品课”研讨学习感受

   杨冬梅

  我没有当过班主任,连班主任徒弟都没有当过,但是,通过这个团队的培训,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班主任的一些技能,而这些技能和智慧,总是在一堂堂思品课的背后出现。每次骨干团队的老师们上完课,大家都会在徐教授和孙老师的引领下进行评课,从各个环节的科学性、简洁性、巧妙性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有时大家遇到一些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孙老师就会给大家举例子,旁征博引,让大家不仅知道了怎么处理,还了解到了背后的一套教育教学的理论系统。感觉真的是在再一次学习,很喜欢这种离开大学校园,但是还可以工作中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习,真的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当班主任之前,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班主任尽心尽力,劳神苦思,呕心沥血,还是有那么多调皮的孩子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一想到就头疼。但是,作为一个新手,我有幸在一开始就尝试 “简单高效的思品课模式”,虽然目前只是学到一些表面,还不够深入,但是都足以应对我的班级常规管理,感觉真的非常幸福。初一的学生行为习惯需要纠正的很多,监督就显得很重要,但是初一的活动也多,我常常陷入一些活动的准备,无分身之术,班上的情况不可能时刻看到,思品课的学生总结和发言就弥补了我这方面的遗憾,老师可以利用思品课全方位掌握班级动态,越用越佩服这方法!而孩子们往往更加喜欢去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乐此不疲,如果没有主持人的时间掌控,我估计他们可以一直讲下去。

  学生发言,只是一种信息的汇集,但关键还在老师,老师的总结和点评、引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同辈影响力”之外的“重要他人”显得就更加重要,相当于一个工匠师,收集到了质地特好的玉石,而加工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引领得好,这玉石就能成为真正让人称赞的艺术品,加工得不好,就会影响到上等质地玉石的归宿,所以,教师的素质的提升也更加关键。

  刚开始我以为只是一种模式,很好学,学够几个环节就是,但是随着后面培训的推进,我越来越觉得是在进行一种研究,学习一种体系,也就是说,通过不同老师的不同的思品课的主题,学生有不同的呈现,我们可以接触到几乎所有可能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不是很会当班主任的老师,同样可以把班级管理到位,这个就是我感觉最奇妙的事情。

  原以为讲故事就是选个好故事,讲完引领讲点道理就完了,但是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结束后我就在想,我们讲故事的目的到底是不是仅仅是吸引学生、讲个大道理就甩手走人,结合实际,结合身边的学生现象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对,解决问题。

  在这个团队里,大家不是停留在一个问题上,会相互去质疑,碰撞思想,有时互相给建议,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提供出来供参考,尤其我上的那堂,我感受到了温暖,给了我很多关于初一学生管理的心得和办法,我受益匪浅。

  我很感谢孙老师,她那么用心地教我们,听我们的课,笑着包容我们在教学中的“无知”,鼓励我们,言语亲切,气氛温馨,感觉很有动力。也很欣赏徐教授,只要有空他就会参与,当我们有问题时,他会直接指出,但是语气又那么委婉,让人舒舒服服地接受,他还会将一些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托出来,分析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出问题的原因。我感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的学习,真正能够学到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东西。我很感激其他成员,他们那么友好地与我分享,让我少走弯路,感觉真的很愉快。

  真的很喜欢这个团队,谢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也相信,当大家认真走进这种“常态思品课”的状态,你也会觉得好用,帮了自己的大忙。希望以后可以继续通过思品课这本“薄书”,丰富我的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智慧。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张维

  一边是获益匪浅的实践经验,一边却是绞尽脑汁而不得的只言片语,这是为什么?也许最深切的是说不出来的,也许这些所有的经验已经渗透在平时点滴的教学中,变为习惯,而习惯的东西绝不适合回过头来解剖。如果一定要找某个原因的话,我希望是后者,其实我肯定是!

  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思品课让人应接不暇,兄弟姐妹们都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论是具有时代感的陈豪还是资源丰富的袁成,抑或是栏目新颖的叶萌,从容淡定的冬梅,娓娓道来的王树理,有很多,我都想一股脑儿全消化进肚子里。流入血液,浸入骨髓。然而,是不是东西吃得越多就越营养呢?答案是,不!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正如我们思品课的理念:一课一得。我想这就是这轮研讨课留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就包含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这个道理,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譬如,陈豪的视频——“小悦悦事件”引领学生“向上,向善”,是很好的创新也有很鲜活的教学素材,就算是依葫芦画瓢也会是一堂精彩的思品课,然而班情决定教学,可不可以画这个瓢,还要根据现实情况决定,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此种情况是否是现阶段班级最突出的问题,如果是,找好切入点,画!只要准备做得好,效果绝不会差。冬梅的淡定从容是我学不来的,当然师傅讲故事都能讲得引人入胜的魅力,我也做不到。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所有的经验记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另外的先让它们躺躺,总有一天,总有一些学生会适合。

  徐教授的一番点评让我又有另外的感受,原来任何一种课堂都不是孤立存在,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思品课上对引领点的“解读”。一般来说,“解读”这个词语用在语文课堂上,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学习师傅做一个会讲故事的班主任,让学生能在故事中获得启发就行,没想到,还有“解读”一说。教授说到“没有任何借口”中的“任何”解读不透彻,如果解读到位,学生的领悟还会向更深的层次迈进!他说,“任何”就是不管哪一种情况,就是所有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解读到这里,顺势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哪些情况是“任何”这个词语包含的,学生在自己说的过程中,是对“没有任何借口”的一种巩固。那刻我的心情用两个词语最适合,那就是“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陈豪

  今年下半年我很荣幸加入了以孙老师为师傅的班主任骨干团队的培训。当我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这是一个极其宝贵和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就一定要好好的把握,实现自己的三年规划之一———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翻着手中厚厚的笔记本,看着里面黑红不一的笔记,这是这段时间以来培训的最好证明。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听课和评课,让我对思品课有了较为正确和深刻的认识,它不同于主题班会,每次上课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它偏重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它就是最常态的班会。

  有了理论还不行,实践才能出真知。每周我们都会听一到两堂思品课,听完会在师傅的带领下各抒己见。记得我第一次面向团队上公开课时心中的忐忑和上完后师傅和同事的鼓励,都让我更加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决心。每个成员都坦诚相见,我们不会包藏对同仁中肯的评价和建议,更不会吝啬欣赏的语言,从上课的姿态到从教者的教育理念,从每个环节的操作到故事的选择都会一一点评,目的是共同进步。我正是在这种反复的听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转眼间,金秋的幕布落下,起初对思品课懵懵懂懂的我到了越发明了的境界,我想这还不够,有些东西还需要慢慢沉淀内化为自己的且有着鲜明个性色彩的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东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静心等待那一天!

   在讨论中收获

   叶萌

  从第一堂思品课到最后一堂,每一次我们都毫不留情地指出不足之处或是值得商榷的地方。这种讨论很多种方式:问答式,陈述式,解疑式等等,期间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更重要的是师傅孙老师和师爷徐教授的最后点睛之笔,让我们恍然大悟,犹如醍醐灌顶。在这种轻松伴随严肃的氛围中,小组每位成员都收获颇丰,并能从上一节思品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越来越好。

  听我们班思品课的时候,师父和同仁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同时也给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议。在分析班情以及初二学生成长特点之后,我对思品课做了相应的调整,而且平时更注意本班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并且有了显著的改观。万分感谢!

   我们一路摸索前行

   ——思品课研讨阶段性小结感悟

   袁成

  我们探索的思品课,并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种常态班会课,是心灵课,是班主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思品课是我校的特色,也是班主任德育的主阵地。学生与班主任约各一半的时间,即学生总结、班主任点评、班主任讲故事、班主任引领。在思品课中,学生们自主总结班级大小事务,有表扬、批评、提醒,这其中同辈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比班主任教育效果还要好。同学们最喜欢自由发言了,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充分调动了班级每一个学生,每个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扩大了学生参与性,让班级更具有朝气和活力。在总结和发言中,我们不时的“笑”,同学们的语言是那么的纯真、单纯和稚嫩,思品课成为了学生和老师的乐园,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听取几位同事的思品课中,收获颇多。如陈豪师姐积极培养学生的“向善、美德”意识;杨冬梅师妹抓学生的每一个细节,重视情商教育;叶萌师姐语言干净、与学生关系十分和谐,重视开导学生的心灵世界……可以这样说,听每一次思品课,都是成长的蜕变!

  非常荣幸能成为孙老师的徒弟,能受到孙老师亲自的指点,相信我将会有所进步。从开学到现在,我们6个徒弟都上了思品公开课,师傅每节课都不落下,都是提早通知每个徒弟,提前到达教室,细心做好评点笔记。听评完6个徒弟的思品课后,师傅甚是高兴,因为比预想的效果好。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师傅总是耐心、细心、诚心的把她20多年的经验无私的传给我们。非常感谢师傅无私奉献、敬业的精神。若我们都能充分利用好思品课,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都是莫大的好事。

  结合我校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思品课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课,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期待着我们在这条路上与师傅一起学习,不断摸索、探索,继续坚持前行,相信将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初中班主任骨干团队中学习的体会

   王树理

  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在管理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这个班级也深深的打上这个班主任的个性和气质。因此,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而班主任在管理和组织学生的过程中总是阵地不足甚至没有阵地。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缺乏对班级学生品格的培养,因此无法建立起班级向上向善的风气而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也有这样的经历,甚至一度认为我年轻有精力,只要我努力班级管理就会很顺利。但是在一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奔波于学生的琐事之间十分辛苦而班级管理效果却并不让我满意。在这种矛盾和挣扎中我深感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有管理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的管理。要培养起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品格,并非我依靠以前旧的管理简单几天就能实现的。

  在这彷徨时,学校组建班主任骨干团队,我欣然报名,在师傅孙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潜心学习班级管理的艺术和利用常态班会课加强学生品德教育。两个多月的学习,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得到一些化解。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以常态班会课为主要阵地,引导和培养学生优秀品格为德育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做事的行为习惯,树立班级向上向善的班级风气的管理思路。在这一思路中,班主任的思品课是学生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主阵地。思品课这个主阵地是否稳固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是否有效。探索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思品课要真实,思品课要处理的问题必须是班级的现实问题,思品课中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真实客观的,选择的故事也必须是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否则思品课就是在作秀,这样的课是不能形成学生长期稳定的认知状态的,更不可能形成品格。

  其次,品格一定是老师长期真情投入学生用心体悟的结晶,思品课上给学生讲的故事一定是班主任真情投入,达到真情打动学生,师生情感共鸣,使孩子善良、正义等等品格逐步形成。在一次思品课上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我用了已经离开我们班级的语文老师写给孩子们的书信作为材料,书信中的每个字的读音在教室的空气中化作感恩泪水落在了每个孩子的心田。书信中的一字一句打动了孩子们,他们在感激语文老师的同时自然就有了要努力要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不断进取向上的意识。

  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高质量的思品课一定是能看到学生和老师内在美的课堂,学生们无论是自我表扬还是自我批评都是展示他们性格中光辉的部分,也许他们表达的并不是美好的情况,但是他们表达背后却是我们教育孜孜不倦追求的努力方向。通过他们的表达我们看到了赞美自己和接受自己,看到正义和平等,看到了勇气和感激。班主任工作就是以赞赏孩子们内在美好品格的同时让这些心灵的光辉感染更多的人,所以,我们需要真诚的赞美和鼓励,在我们的赞美中孩子们会收获一份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所以,赞美孩子并不是我们忽视学生行为中的不足,而是相信:批评可以阻止一种行为,而表扬可以产生一种美好的行为。

  

〖信息来源:棠中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