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晖——故事法提升德育实效
孙晓辉  时间:2011年12月7日 浏览数: 打印

  当了二十余年的班主任,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能说正确的话,能懂大道理,可是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就打折、变样?我们的德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德育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在大而空的德育中,学生被搁置在一旁,单一死板的方法疏离于受教育者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于是,学生自然用消极的情感和态度来对抗这种强制性的灌输。进入青春期后,这种空洞的说教和僵硬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因素。

  德育最缺乏的是情感教育的介入和辅佐,“不动情”难以“晓之理”。日本道德教育专家金井肇说,如今的青少年普遍感染了一种叫“无力感动”的疾病。

  故事法缘于心理认同

  故事法是基于心理学家萨宾叙事心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而创造的德育方法,它通过持续性地让受教育者感受和体悟的方式,从而实现了受教育者对德育理念的认同。

  在班会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乞丐的命运》这一故事。

  上帝很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于是就化作一个老人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

  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

  “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感到很悲哀,这一次,他狠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

  上帝听了很高兴。

  这时,乞丐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孩子们听到这,全都笑了。我问:“你们笑什么?说说看。”

  等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完,我说:“如果目标定位是乞丐,纵然你有1000万,你仍然是个乞丐!”全体肃然,陷入沉思……

  这时我接着说:“理想要高远,目标要清晰。”接下来,我指导学生当场制定远期和定期目标。

  道德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和体悟,强调自我发展的过程。故事法正是适应了儿童的发展过程,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感染性功能,达到德育目的。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空洞说教的弊端。

  德育需要儿童参与其中

  激活儿童对道德学习的兴趣,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儿童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这个过程有三个步骤:动心、移情、析理。

  动心。德育故事必须有哲理性、鲜活性和针对性。古老的道理要用新的、吸引人的方式讲出来。这样的故事才更容易让受教育者动心,从而产生体悟,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

  移情。移情是对一个人的个人特征和他人的特殊处境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一种情感性回应,通过对他人处境的理解,能够促使我们认识和体验生活的意义。孩子们在欣赏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其中深刻的意蕴,感受生命的活力,理解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认同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析理。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德育要到达以理服人的目的,还要在生动的叙事之后加强析理。它不仅能为人提供鲜活的道德教育范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意识或感受到道德的获得、成长以及践行的过程。这可以克服德育中存在的教条式灌输、机械式训练、枯燥式说教等问题。

  故事法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然,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远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一切与儿童生活经验、情绪感受无关的教育,都是无根的教育,无力的教育。

  教师的点评引领务必要结合教育对象,促使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人体悟,以起到价值取向引领和塑造品格的作用。

  评价要有具体的行为指导,让德育远离空洞的口号。

  

〖信息来源:高中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