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外德育》2011年11月 总第3期
刘颖  时间:2011年12月12日 浏览数: 打印

  棠外德育

  2011第3期 (总第3期)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2011年12月10日

  目 录

  德育聚焦

  ◆棠外

  棠外学子赴云南昭通五星苗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公益活动 1

  棠外“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2

  友好交往 共同成长——记棠外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讲座 3

  棠外开展2011秋季师生消防培训及紧急逃生疏散演练 3

  ◆附小

  文明就餐,从我做起 4

  知识改变生活,科技创造未来 5

  2011年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5

  ◆初中

  你是合格的操盘手吗 6

  促进家校合作,让孩子更全面地发展 6

  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次探索会议 7

  班主任例会暨班主任论坛交流会 9

  ◆高中

  选择 放心 启航 9

  年级组长德育工作会议 10

  德育资源整合会议 11

  德育园地

  把教室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11

  探索制药科技 感悟企业文化 12

  走出课堂 零距离感受新能源 13

  感受光明产业 畅游智能科技 14

  德育荟萃

  《班级的发展从表扬谈起》 15

  《浅谈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17

  《班主任工作总结》 19

  《动心移情析理方能美德》 22

  《沟通与升华》 28

  德育先进

  附小 11月份黑板报评比结果 30

  初中部 11月行为习惯流动红旗班级 30

   11月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班级 31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结果 31

  高中部 11月行为习惯流动红旗班级 31

  11月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班级 31

   11月思品课优秀班级 31

  德育成果

  棠外陈勇老师在双流县主题班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32

  德育视野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2

  德育聚焦

  棠外

  棠外学子赴云南昭通五星苗寨小学开展爱心公益活动

  2011年11月10日早上8点,校长助理、棠外德育工作负责人王天贵老师、国际部、校长办曾梁一主任、政教处、国际部、信息中心相关老师及部分学生家长带领棠外PGA国际班学生、年级爱心大使共67人前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乡五星苗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公益活动。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乡五星苗寨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人均年收入只有500-100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于洋芋和苞谷。10日下午19:00左右到达了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乡五星苗寨小学。热情的苗寨村民身着鲜艳喜庆的苗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我们的到来。当天晚上,我校师生被分配到当地村民家里,开始体验苗寨的生活。

  我校学生早在20多天前就开始精心筹划这次支教活动,给苗寨的同学们带来了英语、美术、舞蹈、数学、语文、音乐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给苗寨的小朋友带去了丰富、有益的学习资源,课堂氛围活泼、健康,其乐融融。

  11日上午10点,在云南省昭通市民族宗教局朱局长及相关领导的组织下,五星苗寨小学的全体师生和棠外的全体师生齐聚苗寨广场,举行了简约而庄重的爱心捐赠仪式。在棠外王天贵助理、曾梁一主任的组织协调下,我校向五星苗寨小学共捐赠价值一万元的图书1224册;学生捐赠图书、文具、体育器材、乐器、衣物若干;学校领导及教师个人、家长自发捐赠现金6400元;结成帮扶对子54对……爱心不分大小、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我校师生带去一份爱心,在淳朴的苗寨收获了许许多多份情意……

  爱心支教公益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爱心接力仍在继续。接下来,我校将继续保持和五星苗寨的联系与扶持,并组织学生定期回访,将爱心公益活动进行到底,让爱延续!

  附:部分学生活动感言

  支教更加坚定了我的理想和信念。我会一如既往地向前奋斗,让身体里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处神经都充满奋斗的激情和力量。用双手和大脑去实践,在青春年华为我的老年赚足美好的回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待打拼。我会将爱心传递,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未来。

  ——高二六班•袁航

  “那时,我在想上天真的很不公平,这些真正想读书的孩子没有钱,然而,那些有钱的学生却不想读书。”

  ——高二PGA•段兴明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起了床,准备陪妹妹去上学了,走前我们没有多问,我想他们肯定忘了早饭这件事,等到学校,我才问妹妹,原来他们从来都只吃两顿。”

  ——高一PGA•冯欣宇

  棠外“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校园心理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有益形式。校园心理剧有利于展现当代中小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内心世界,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校开展了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本着“先学习后行动”的原则,我校心理教师参加了9月27日由成都市教育局宣传处举办的“成都市首届中小学心理剧展评活动”培训会,为期一天的学习使我们对校园心理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为我校开展心理剧展评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南。

  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我校心理健康中心在政教处的协调组织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班为单位面向全校学生征集校园心理剧本。11月上旬,共收集整理学生心理剧本30余份,在校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从中选取优秀剧本进行排练。通过讨论,结合学生的现状,以高一PGA班的心理剧本《美丽的蜕变》作为我校心理剧拍摄蓝本。随即,心理健康中心所有教师和参演学生召开了心理剧排演工作的会议,具体落实学生心理剧排演的任务。采用学生自编自演自导的方式,尽管排练难度巨大,排练时间紧迫,我们的学生导演,学生编剧,学生演员们毫不畏惧,拿出全部的激情和精力,每一次排练都认真对待,演完一幕便会召集大家一起讨论反思。

  本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心理的感悟和心灵的成长,还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渠道。

  友好交往 共同成长

  ——记棠外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讲座

  11月25日,我校心理教研组为附小五、六年级全体师生开展了一次“友好交往,共同成长”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讲座。

  据棠外附小德育处主任宋伟老师反映,五、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出现了青春期情感的萌动。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个体间心理发展程度的差异很大,如何定位内容的深度是此次讲座的核心问题。为此,心理组的老师们多次开会,分析讨论,结合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搜集了各类资料,设计出讲座方案。

  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感触颇深,懂得了要珍惜青春时光,好好学习,使自己更有学识,让自己更具实力,厚积薄发,把自己历练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异性交往是人类友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健康的异性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诸多好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合理引导尤为重要。

  讲座开始,姚静老师通过热身活动“青春雨点变奏曲”,将同学们的热情很快调动起来。接着,左晓萃老师从一封学生来信引入主题,解读了青春期的各种心理特征;通过趣味浓厚的游戏,让同学们体验了异性交往中“距离”的魅力;通过结合生动的视频案例,让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异性交往;通过激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同学们掌握了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感触颇深,懂得了要珍惜青春时光,好好学习,使自己更有学识,让自己更具实力,厚积薄发,把自己历练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棠外开展2011秋季师生消防培训及紧急逃生疏散演练

  在11.9全国消防安全日来临之际,棠外与双流消防大队于11月8日下午共同举行了2011秋期师生消防培训及紧急逃生疏散演练。

  演练活动于11月8日下午2:40拉开序幕,首先进行的是消防知识培训及消防器材使用,培训由学校安全科黄睿副科长主持。消防大队税教官针对我校人员密集且又是寄宿制的特点,从火灾的有效预防以及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对师生作详细的讲解。随后在一阶外,师生们在消防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消防器材灭火演练。

  下午4:15分随着一声声警报在校园上空响起,教学区各班学生从教室快步通过各自楼道,从校园各条道路紧张有序地跑步到操场。各楼道处有教师、各道路口有保安紧张而仔细地指挥同学们疏散,各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按预案各司其职。近七千师生在6分半钟时间内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集中后迅速列队清点人数,各年级组长向各段负责行政报告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最后数据汇总至本次安全疏散演练总指挥、校长助理王天贵处。

  随后,各年级分批解散,学生回到寝室。几分钟之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又紧张有序地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从各个寝室按预定路线疏散到操场。演练过程用时7分钟。

  安保科科长夏志诚对演练进行了总结,他对全体师生强调说:“增强我们的防范能力是我们今天进行安全疏散演练的目的。本次演练,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各段指挥,全体同学参与演练,演练达到了很好的预防目的。”同时他还针对校园安全问题,要求全体教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切实保护我们的学生在危险来临时不受任何伤害。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消防安全培训及疏散演练紧张、安全、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附小

  文明就餐,从我做起

   ——记棠外附小一年级学生文明用餐培训

  文明就餐是每一个小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之一。每位同学都应该提高认识,加强自律,做到文明就餐,主动自觉地维护就餐秩序。

  2011年10月27日上午第四节课,棠外附小一年级全体同学在大队部张老师、年级段长樊老师和班主任的组织下,在附小一楼食堂进行了文明用餐礼仪的规范训练。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文明就餐”的意义和做法,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文明就餐,从我做起”。

  活动中,张老师、樊老师从学生如何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到达食堂,如何进入食堂,以及排队打饭,在就餐过程中怎样做加饭、添菜、添汤的手势等方面都向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与示范。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聆听着老师们的讲解,并在随后的就餐中自觉遵守,比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通过这次文明就餐礼仪的训练,一年级的同学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就餐规范,让他们在文明习惯上又前进了一步。

  知识改变生活,科技创造未来

  ——记棠外附小四年级家长义工课堂

  2011年11月4日下午,棠外附小组织四年级全体同学在学校一阶聆听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刘鹏教授作为家长义工走进孩子们课堂所做的报告。新颖而生动的报告,高科技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活动中,孩子们快乐学习,不断成长,都有不小的收获。

  在庄重而严肃的少先队大队活动仪式后,小主持人请上了四年级五班刘沁潇同学的父亲刘鹏叔叔,刘叔叔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教授。今天,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个令所有孩子兴奋的报告——《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首先,刘叔叔用PPT出示了大量的图片,并结合图片用精彩而又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对机器人的发展史及当前机器人的发展状况有了直观的了解。而最让孩子兴奋的当然是第二个环节,现场操作体验机器人了。刘叔叔带来了五组机器人和机器车,每组配有一个助手,专门为孩子演示并组织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和体验。亲手触摸着向往已久的机器人、机器车,自豪和满足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本次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让孩子们有了一次愉快的成长体验。而他们对高科技知识的关注更使得不少孩子表示要继续学习和探索机器人这一神奇事物,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兴趣由然而生。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棠外附小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

  棠外附小成功开展2011年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了让孩子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棠外附小于2011年10月27日、10月28组织全校学生成功开展了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确保本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棠外附小德育处多次召集相关教师开会讨论,对活动的各项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每个年级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活动地点,设计了详细且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制订了《安全预案》。

  活动当天,所有老师全程参与,认真负责。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收获颇丰。

  棠外附小每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并让孩子们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释放天真烂漫的童心,收获轻松、愉悦、充实的童年时光。孩子们非常喜欢社会实践活动,棠外附小也将继续把这项活动推广和开展得更有意义。

  初中

  你是合格的操盘手吗

  ——棠外召开初2013届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

  初二是学生积累精华、历练本领、树立方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能力素质的“分水岭”,同时也是逆反心理加重的青春期。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整个家庭教育的梦想,这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棠外初中政教处和初二年级组,于2011年11月18日下午邀请了北京四中网校的李娜教授,在音乐厅为初2013届家长们作了题为 “您是合格的操盘手吗”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政教处黄学强副主任主持。

  李娜教授别有生趣的将孩子们比喻成家长手中持有的股票。她说,这支潜力股是成为“垃圾股”还是“优质股”,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接着李娜教授就如何看待认识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教育需要投入的情感、时间和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自信、能力等方面为给家长朋友们作了详细的阐述。李教授还强调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们保持“三心原则”即:耐心、信心和恒心。报告会上每一位家长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问题填写在信息反馈表中,网校今后会安排老师给需要的家长单独提供指导帮助。

  报告会对家长来说如同“及时雨”,让家长们懂得了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李教授贴近生活的朴实语言,句句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家长们纷纷表示要从家庭教育的报告中汲取营养,和学校一道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促进家校合作,让孩子更全面地发展

  ——记棠外初2014届学生家长会

  “行动有时候往往比您的说教强一百倍!”

  “让家长爱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校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学校以文化教育为主,家长以素质教育为主。”

  ……

  11月25日,从棠外音乐厅中不时传出激情澎湃的演讲声和振聋发聩的掌声,这一切都来自于北京四中网校的张建军老师为棠外初2014届的家长带来了那场高潮迭起的《学习管理与新初一衔接》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年级组长许放箭老师主持。

  张建军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例子为家长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身教大于言教,并从赏识自己的孩子、中学生敌对倾向的表现形式、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向家长提出了运用科学方法和激励教育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要求,希望家长将这种动力应用到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张老师的报告让家长意识到:现代教育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填鸭式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这就强调孩子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的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与其成功息息相关的。

  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家长们给予的认同,也是他们对张老师表示的感激,在家长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信任,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全体初2014届学子在家校配合下不断进步、不断突破的光明未来。

  同时,初2014届课堂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真实课堂,增强了家长对棠外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了解,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同。

  随后,初2014届各班召开了分班家长会,重点向家长介绍了孩子进校以来取得的进步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特别就上半期开展的主要工作,科任老师面对面地与家长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和沟通。会上,家长们认真聆听,各个班级还通过家长发言、个别交谈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们也对班级管理及学校其他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让整个家长会高潮迭起。

  通过此次家长会,各位家长及时了解了孩子开学以来在校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孩子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加强了家校沟通,从而可以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次探索会议

  从2011年10月19日起到11月15日,历时近一月,棠外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探索初获成果。

  其间,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开展了“班主任之道之德”的专题培训;听评了“杨冬梅、袁成、陈豪、叶萌、张维、王树理”六位成员的思品课;对本轮研讨作了细致的总结;对下一步的探索作了具体的规划。

  在初中部班主任骨干团队第一轮思品课研讨过程中,令人惊喜的是六位成员的探索态度,每次评课,每位成员感觉敏锐,谈锋犀利,“你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你达到目的了吗?”“这个安排,你考虑过给学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吗?”……通过激烈而真诚的碰撞,大家感觉收获很大,这在后面成员思品课的改进上明显呈现出来,而大家仍然细致甚至苛刻的追求思品课的真谛:真实自然、有效高效。

  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几点探索很有价值:

  1、深刻感受到作为班主任首先成为学生“重要他人”的重要性,情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2、故事(案例)的教育引领功能的确是神奇巨大的,它背后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3、进一步明确了班会课的分类与功能界定:

  主题班会课: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引领需要,开展阶段性、系统性的思品教育和价值引领教育。

  常态班会课:是根据学生日常行为开展的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平台,也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某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以“故事(案例)”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活动。

  4、认识到我们探索的“简单高效的思品课”是“常态班会课”,它与“主题班会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学生自主管理、同辈群体相互影响,后者没有(或比重很小)。我们的班会应以“常态班会课”为主,“主题班会课”为辅。

  5、深刻体会到“常态班会课”的核心功能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取向的引领,是通过“同辈群体”和“重要他人”的力量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是通过学生不抵触不反感的方式——故事(案例)的及时引领实现“向上向善”,防患于未然。

  6、多积累多搜集。“及时找到针对性强、鲜活的引领素材”是思品课的难点之一,因此需要多积累多搜集。

  六个成员对本轮研讨认真的作了小结,并整理各自的作业——分类搜集的故事(案例)、视频。在本学期里将相互听课评课,继续探索。

  棠外召开初中部班主任例会暨班主任论坛交流会

  为更好的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达到相互交流、学习、共享管理的好方法,棠外初中政教处于11月24日下午召开了初中班主任例会暨工作交流会。会议由初中部政教处主任陈三忠主持,校长助理姚平、初中部政教处黄学强副主任、徐兰助理、初中部年级组组长及初中部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上,校长助理姚平就前半学期各班主任老师开展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班主任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二是要求班主任按照政教处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班主任工作,详实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

  陈三忠主任就近期需要落实的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主要包括:午休时段加强学生管理,思品课进一步提高品质、实现共享,德育导师制和班主任工作制的改进,加强教师培训,周末托管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黄学强主任则进一步强调要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和关于办理通校生一卡通的具体事宜。主任助理徐兰对近两个月宿舍管理,学生自身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进行了表扬和肯定,但对学生晚上准时就寝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在班主任论坛交流会上,赵君兰老师就如何对待违纪学生和采取正确的批评教育方式谈了自己的观点;刘玉老师则从班委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心得;张新功老师从严格班规班纪,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构建竞争、奖励机制三方面介绍了搞好班级建设的经验;曾小娟老师以“秉承善念、多行善事”为主题,讲解了班主任工作应该举重若轻、严宽有度、失小得大;张利军老师就如何在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找到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培养生活的情趣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

  此次会议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次快乐的分享,不但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也促进了班主任们的沟通和融洽。

  高中

  选择 放心 启航

  ——记高2011级(高一)第一次家长会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校的密切合作,在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保驾护航的两架马车,是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棠外一直保持定期召开家长会的优良传统,重视家校间的亲密合作。

  2011年11月12日,棠外高2011级举行了高一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午,原定9点召开的家长会,7点半就有家长来到学校,有的参观孩子的早读,有的和老师交流,9点钟,600多名家长络绎而至,走向学校音乐厅,棠外高一年级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准时召开。

  音乐厅报告会由年级组长毛洪波老师主持,校长助理、高中部负责人闫守智、高中教务处主任王大钊、年级组长谭继荣老师参加了报告会,毛洪波老师致开幕词,介绍了开学以来年级上开展的一些工作,以及家长会的会议议程。

  首先是闫守智助理做重要发言,闫助理就高中新课改家长关心的问题做了解读,闫助理深入浅出地给家长介绍了新课改的基本精神,重点强调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家长如何转变角色,帮助学生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更加全面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欢迎和需要的综合型人才,闫助理的发言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兴趣,发言过程中掌声不断。

  随后是年级组织谭继荣以“选择 放心 启航”为题,向家长介绍了我们年级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架构、管理措施以及年级的团队精神,并详细分析了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家长会后纷纷表示赞同。

  此后,家长们走向教室,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开学以来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班级的活动都是有声有色,高潮迭起,有交流,有叮嘱,有期望,有鼓励,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享受着这样的时刻。随后,班主任主持召开了针对本班学情的家长会。会后,很多家长还觉得意犹未尽,纷纷到办公室找各科老师做单独交流。

   本次家长会,让老师更加明了学生在家中的学习动态,也让家长更加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校联系的加强必将更强有力地为学生的成长、成功保驾护航!

  棠外高中部召开年级组长德育工作会议

  11月21日下午,棠外高中部政教处召开年级组长德育工作会。校长助理、棠外德育工作负责人王天贵老师、高中政教处主要负责人及各年级组长参加了会议。

  范主任首先简要总结了前半期的工作情况:学生公寓卫生、纪律等常规工作有了明显进步;午休时段维持较好,保证了正常有序的校园学习生活秩序;年级文化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等等。这些都与各位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和敬业态度密不可分。接着,范主任对后半学期高中政教处要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思品课资源整合工作的具体落实;年级学生会工作的督查;召开高中部学生会工作会议等。最后范主任强调,德育工作重在细与精,要脚踏实地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会上,王助理着重强调了思品课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利用思品课来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益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解读,为下阶段高中部政教处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王助理还特别强调,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结合学校实情,走出一条符合棠外实际、具有棠外特色的德育之路,为实现学校三年规划贡献力量。

  高中部政教处召开德育(思品课)资源整合会议

  11月11日下午16点15分,棠外高中部政教处在一阶召开了德育(思品课)资源整合会议。校长助理、高中部负责人闫守智老师、高中部政教处范永志主任以及高中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师徒结对成员参加了会议。

  范主任首先从目前高中德育(思品课)所面临的困惑展开分析,并就高中德育(思品课)的重要性、目标、任务和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范主任强调,我们的德育(思品课)要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青少年的个性特点,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随后,范主任就下阶段德育(思品课)资源整合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会上,闫助理指出,思品课应该纳入课程管理,从课标、课时、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从静态的构建到动态的转变;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闫助理强调,德育对学生一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品课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阵地,接下来,高中政教处将结合多方力量,科学、有机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完善思品课。

  德育园地

  把教室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记棠外初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熔炉。教室不仅仅是我们日常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集体团结奋进的阵地,是同学们交流、互助、活动、发展的平台。让我们大家一起动手----美化教室,展示集体的智慧,体现班级的特色,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近日,为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彰显班集体文化特色,初一年级组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班级文化在学生自我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舒心的生活氛围,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初一年级组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德育建设的重要一环,并给予了高度重视。

  11月9日,我校初中部政教处、校团委、初一年级组联合对初一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评比,对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走进每间教室,浓浓的班级文化浸透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灵。这些建设充分体现了本班的班级理念,提出了班级目标,展示了班级风采。各班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其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这里有整洁明亮的教室,有精彩纷呈的学生手抄报橱窗,有学生优秀书画作品的展示,更有风格各异带有书香气息的书柜。在班务栏、班级文化角、学生风采展示台等舞台呈现了一场场美轮美奂的表演。

  初一19班将班级文化建设渗透到了班级的每个角落,充分利用每个角落的功用,让教室变得如家园一般温暖,学生们还自主地对摆放在班级四周的植物进行了领养,并用精美的卡片写上了领养人,像家人一般照顾着这些小生命。初一12班采用浅色调来布置班级,让同学们能够在一个舒心的环境下静心学习,黑板下方贴上了励志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成为学生们困惑时的一剂良药。初一6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以“我们”为主题,分别开辟了“我们能做到”、“我们在成长”、“我们在收获”、“我们在探索”四个板块,从各方面记录着同学们在校的成长历程。初一11班的同学们用笑脸迎接着大赛的评委们,快乐说着:“欢迎参观我们的家。”正是这种以校为家的观念让11班的孩子们将班级文化建设当成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探索制药科技 感悟企业文化

  ——记棠外高一年级参观恩威集团

  11月4日,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同学参观大型名优企业的首次社会实践,以开阔同学们的眼界 ,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好奇之旅,发现之旅,也是一次检验之旅。我们常说文明礼仪就在身边,参观名企的一言一行也都体现了棠外学子的素养。伴随着首次社会实践的兴奋,同学们在年级组长毛洪波、谭继荣以及年级团总支书记唐廷婷、校团委陈思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恩威集团。

  换上消毒服,同学们开始了生产车间的穿越之旅。推开那道隔离门,就像打开了爱丽丝的梦境,那是另外一个我们不曾知晓的世界:还来不及适应看那些全副武装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的身影,就有更加直接的感官刺激迎接我们——一种浓郁而直接的中药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走进生产线,这些震撼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药品灌装,产品检验,流水作业包装等一道道工序。同学们不仅对工厂自动化产生了浓郁兴趣,也有感于现代高效企业的清洁无菌作业环境的优质。自动化车间的一路走来,大家兴奋地探讨着流水线的各种细节,打破了之前的设想,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路制药之旅走来,大家收获各异,但并不影响同学们将这种探索精神继续保持下去。

  或许有一天,同学们也会站在这样的高度,带领着属于自己的企业在经济海洋中博弈,而那时同学们又会建设怎样的企业文化和担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

  这是同学们在棠外学习中的思考,相信在棠外的学习和实践会给学生们一个科学的思路!

  走出课堂 零距离感受新能源

  ——记棠外高二年级参观天威集团

  为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高科技产业太阳能相关技能的知识,2011年11月4日下午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班和学生会共50名同学在校团委书记张莉老师、赵阳阳老师、高二年级团总支书记柯亚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太阳能中、下游产品——晶体硅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同学们通过前期搜索资料,对天威集团已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以便在参观时进行提问和交流。一到目的地,天威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走到太阳能多晶硅,单晶硅板示范地时这些太阳能成品触手可及,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高科技产业,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新能源的气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发展完美衔接,同学们都显得格外兴奋。

  在成果展示厅,讲解员又详细地介绍新能源太阳能板块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发展前景。此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特别是高二3班的谢朋呈同学提出的问题深刻全面,让讲解员不得不佩服我们棠外学生的博学多才和广泛涉猎。他称赞棠外的学生思维活跃,考虑问题全面且有深度,是站在科技前沿的优秀学子。

  走进天威,同学们感受了现代化企业,感受了现代科技,感受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先进的高科技新能源再一次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热情。

  感受光明产业 畅游智能科技

  ——记高一年级参观华体灯业

  11月11日下午由学校组织,校团委书记张莉老师带学生们来到了本学期第二次社会实践目的地——华体灯业,西部户外灯具第一企业。

  它坐落于四川成都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在离学校并不远的路途中同学们都难掩兴奋之情,猜测着这场奇妙之旅会有怎样的惊奇发现。而一进门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大企业的风采。经过简单介绍,一位资深工程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传统工艺路灯的各个制作车间。

  一进灯杆制作车间,便闻到淡淡的铁锈味,它似乎在轻轻地告诉我们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钢材经过无数次的千锤百炼才成就了最后光亮坚固的灯杆。还有电焊车间,火花闪耀,还没来得及惊异于灯头华丽变身的快速,就走向了喷漆工艺——如同给它穿上了华服,这是走向成品前最后的洗礼。整个过程既有人工辅助操作,更有高新技术的支持,整个工厂处在一种富有节奏感的生产环境中。旁边还有庭院灯加工制作,采用手工加小设备生产模式,分类处理,两条流水线如同活水一般流动,相辅相成。

  没有想到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在这严肃而机械的工厂中竟然还有一个活色生香的乌木馆。乌木制作师王老师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了乌木的形成、分类以及乌木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伴随着乌木天然的香味,我们自然而然地忘却了时间和空间,在似水年华般的乌木馆里探索自然的神奇——是怎样鬼斧神工般地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也能再度逢春。

  最后的小型座谈会上,技术部周经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样的技术课,让同学们了解了LED智能控制系统,并且现场展示了这一过程,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他技术,让同学们了解了科技的进步,这对于大幅减少人工使用,促进生活便利都提供了可能。还有公司经理向总——一位年纪花甲的爷爷,介绍起他的知青生活仍然神采奕奕,那些懂得奋斗,勇于面对挫折的岁月似乎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生进步,而这些也都激励着同学们更好地去学习去奋斗。

  “带给人类光明”是每个华体人的信念,是一种文化,而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已经很透彻地领略到了这种文化。希望能把这些精髓很好地贯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许在不经意间这种体会正渐渐改变着同学们的一生,我想这也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根本所在。

  德育荟萃

  班级的发展从表扬谈起

   棠外附小 郭 飞

  “老师,我们班受到老师表扬了!”在那些目放异彩、满面兴奋且因抑制不住喜悦而七嘴八舌急于向我汇报的孩子们的喧闹中,我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听出了事情的大概。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我和本组的数学老师到双流彭镇小学参加了县教研活动。因为活动气氛热烈,所以活动时间延长。这样我回校进班的时间就耽误了一些。而当天晚上,全校师生都要到校音乐厅参加“阳光杯”辩论、演讲比赛,每个班的孩子都必须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有序列队入场参加活动。而我却赶不上了,我心中正担心不已呢!现在我终于放心了!

  在孩子们兴奋的叙述中,我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当学校发出各班整队到内操场集合的信号时,我班孩子见老师不在,班干部立即主动发挥作用,以最快的速度在教室门口整好队伍,然后带队到内操场指定位置。整个过程班干部指挥得当,全体同学配合无间,所以效果奇佳,不仅比大多数的班级都快,而且安静程度和整齐都比其他班好,当负责全校集队工作的老师看到这个没有老师到场却表现非常优秀的班级时,被那整齐得象两条直线似的队伍所感动,忍不住当着全校进行了表扬。这下可把孩子们乐坏了,于是在我回到他们中间时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第二天中午时,我班路队正整整齐齐向食堂走去时,一个老师突然跑过来叫住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问我班干是谁?她想看看到底是哪个孩子能把路队整得如此之好。我告诉她这是所有班干部和全体孩子的功劳。这下孩子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班级凝聚力也迅速提升。

  这个事让我感触很深,除了感受到成功体验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效外,我深为我的这群孩子而骄傲,是什么造就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呢?我想:那是因为许多的常规和规范已经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1、品尝成功,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学会欣赏、赞美学生;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每位孩子都抱有欣赏的眼光,是做班主任的一种态度。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2、要让常规成为孩子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心中有把“尺”。说实话,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小,对很多事的理解并不全面,也不会如你所愿的想问题成熟。他们的不良行为,有些是因为调皮,有的却是因为他心中并不知道那事不可为。为此,老师必须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尺,让他们知道什么事不能做。这就是每个班的班规或班级公约。当然有很多时候,班上所立的公约可能并不完整或可执行度并不高,这就要求每个老师除了要有书面公约,心中还得有个尺。不过要提醒老师的是,这个尺不能太紧,你必须容得下学生的某些错误,有错必纠,那并不一定是好事。

  3、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让常规与规范植入孩子的心灵——“立好尺,抓细节”。自担任五(4)班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一直注重孩子的常规教育,首先确立了书面班级公约,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规范。但我知道如果常规只停留在书面,那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我特别重视细节的东西,须知“细节决定成败”。如:关于路队,我一直按这个原则来进行的,那就是要做到精神饱满、整齐、安静,一开始,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但我采取了“唠叨”战术。为了做到精神饱满,我总是一直强调口号“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为做到队伍整齐,我可以做到四分钟内强调八次“我能看见的同学是……”,这样不停地调整和不停地强调,并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这些话一出口,马上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又如:我班的座位是每周换一次,进行小组轮换,最开始换座位时,时间至少得七八分钟,但我知道这是对孩子纪律性、高效观、团队合作观及做事的条理性的一种培养,因此我并没有因为这仅是一件换座位的小事而小看,而是从一开始就树立要让孩子在一分钟内完成的指标,然后在每次换座的时候进行认识的教育及方法的指导,现在我班孩子已经能在一分钟内完成,最快记录为五十五秒,孩子的协作和做事的有条理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是从小事、从细节做事的一件很好事例。可见从细节做事这并不是说就是从每一方面去约束孩子,因为孩子有着孩子的天性,他们难免会有自己的缺点和自己的空间,因此在落实常规的过程中,我自己心中更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在原则性不违的基础上,给孩子宽容,发展孩子的个性。

  4、延伸班主任的“手”,让班干部真正成为老师的助手。班干部的选择和培训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建立起班级组织,同时通过讨论形成班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以及班级日常工作的运作方式。比如:整理路队,检查学生作业,维护课堂纪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采取什么办法,以及班级活动的开展等都做了一一明确的规定。其次想方设法注意锻炼培养班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树立他们在同学面前的形象和权威,最终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治。这样下来,凡我管理的班级,在本校各年级中,各项工作始终都能名列前茅,我在与不在,班级工作都一样,照常开展,效果很好。

  最后,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爱心、细致的工作。只要能本着一腔对孩子的热爱,用心去关注孩子,从细节做起,班主任的工作一定会是充实而快乐的。

  浅谈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初中部 刘玉

  班委干部是实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体力量,是联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和协调者,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选拔和培养好我们的班委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委干部工作是否得力直接决定班主任工作轻松的程度。如何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特别是班长的选拔和培养,现结合我多年来对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谈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多指正。

  初一班委干部的选拔——班长的选拔

  初一学生刚入学,我们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甚少,大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学生自我推荐,凭学生的演讲好坏,再由学生推选班委干部,这样确定的班委干部的表率作用和组织能力不一定很好,短时间内就有可能更换刚确定的班委干部,这样很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发展,也会让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在棠湖中学我担任初2007届班主任时,初一学生刚入学,我就要求想担任班委干部的同学先写好演讲稿,然后在班上就想竞选的职位进行演讲,而后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选举出班委干部。当时,有一个叫王章虓的学生,竞选了班长这个职位,他的演讲稿写的相当漂亮,而后全班同学就选举他担任了班长。在担任班长一个月期间,很多同学来反映他平时对工作不负责任,在老师面前一个样,背着老师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特别是有同学反映他好吃,经常到小卖部买东西吃,听说还是用的班费(平时班费都是由班长管理)。我当时还不是很相信,认为小孩好吃点很正常,不会是用的班费吧!最后把该生叫来一问,他确实已经将班费吃了200多元了,这位班长担任了一个多月,在全班同学的讨伐声中,丢掉了班长职务,这样选出的班委干部,仅仅凭学生演讲稿的好坏来决定的,老师心中没有一点底,同学也不完全了解,有的就不一定能培养成优秀的班委干部。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在后来班主任工作期间,在选拔班委干部时,我特别慎重,特别是班长的选举。学生刚入学时,我不再急于成立班委,而是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比如,入学的第一天就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情况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年龄、爱好、以前担任干部的职务等。除这些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观察留意每一个学生,看哪些学生善于和同学老师交往,有上进心,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否热心,在选举班委干部之前,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地让自己发现的同学来参与班委干部的竞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选出一个好班长,组建一个较好的班委。我现在班上的班长范晟蔓,就是在初一军训期间,我发现她很喜欢和同学接触,经常主动招呼同学集合,在军训结束时主动和老师交流。我发现她比其他同学有组织和协调能力,于是,我就鼓动她来参与班长的竞选,让她写好演讲稿,帮助她修改,在班干部选举时,她终于被同学推选成班长。

  班委干部的培养——班长的培养

  班长选出来后,如何把她培养成优秀的班长,这也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头等大事。那么怎样才能将班长培养成优秀的干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1、训练班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我个人认为班长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班长的管理能力。所以,对班长的培养,先就要从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始。因此,在每次思品课时,我都让班长上台组织,并且对每位同学总结的方面,班长都必须点评。刚开始的时候,她不能说上几句话,但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训练后,她就可以随便点评其他干部的发言和就班上的情况做总结性的发言,并且一次性就可以讲半小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交给班长工作思路和方法;

  初一刚选出的班长,有的在小学没有担任过干部,不知道究竟要做什么事。不知道怎样去安排其他班干部的工作,怎样督查班级纪律、卫生、寝室纪律等,怎样独立召开班委会讨论制定班级规划和处理班级其他问题。因此,刚开始,许多班长做的事,班主任都要带着班长去完成,但要班长明白,以后这些事就该自己去安排同学完成,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就只督促班长去安排班级事务,不再亲自去安排每件事。

  3、培养班长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帮助班长树立威信。

  一个人德高望重,威信高,大家就会信任她,听从她的话。同样,一个班长如果威信高,同学们便会听从她的意见,听从她的指挥,他的工作便能顺利进行。怎样帮助班长树立威信呢?首先要让班长敢管,只有敢于管理,同学才会知道她的存在,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同学才会逐渐服从她的管理。当然,班长正确的决断,班主任一定要支持他,但班长的威信不是每次都让班主任给撑腰撑出来的,而是要让班长在学习上、品德表现上能够起到表率作用,在为班级“服务”方面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在每次问题的处理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做错事情,敢于向同学承认错误,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班长的学习成绩也非常重要,学习成绩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班长在班上的威信,所以要要求班长在搞好班级管理的情况下,也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成绩。

  4、培养班长意志力和工作积极性

  班长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比如,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受到一些误解,听到一些讽刺、挖苦的话语。这时班主任就要及时地找他谈心,肯定她的工作成绩、能力,解开她心中的烦恼,多鼓励,给她勇气,激发他战胜困难的勇气,鼓舞他的斗志,使她的意志力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就如我们班现在的班长范晟蔓,她曾几次要求不当班长,我找她谈心,就其原因是学习上她不是最好的,她认为班级事务较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经过给她做工作和帮她想办法,同意她的意见,设立了班长助理,帮助班长做些日常的操行分统计工作,这样也满足了班长需要更多时间来学习的要求,她又乐意担任班长了,经过她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渐上升,到这次月考她终于占到了全班第一,并且进入了年级100名内,同学们更服她了,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总之,班干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只有抓好班委会的建设,才能抓好班风、学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班主任才能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因此,班主任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这样班主任工作才会做得更加有声有色和卓有成效。

  班主任工作总结

   初中部 张新功

  该班是当时全校公认的差班、乱班,学生破坏欲强,班级课桌椅损坏率高,甚至厕所里水池都破坏,经常用砖头、垃圾将厕所下水道堵死;暴力倾向,经常打架斗殴;部分学生沉迷网吧,在网吧包夜;与老师对抗,甚至辱骂老师;厌学、逃学现象普遍;教室经常只有几个同学上课,只有几个同学交作业;集体意识淡薄,几乎无法开展集体活动;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很多学生家长无法管教;组成小团体,建立攻守同盟,班主任几乎无法了解班级动态,班集体几乎处于崩溃边缘。我接手后,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来管理班级,收到一定成效。

  一、严格班规班纪,搞好班风建设。

  班风学风建设第一步-----摸清班级ABC

  摸清班情,掌握情况,是班级制定正确决策的前提。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年龄结构极其在家中的地位,学生年龄的大小与在家中的地位,必然会反映到班级集体中来;反之,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往往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他们在家中的地位得到合理的解释。其次,要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如了解父母是否离异、是否都在世、是否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水平、家中的权威人物等。第三要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人际交往,对班级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摸清学生择友的标准,了解学生是如何选择群体和过好群体生活的。第四,要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五,要摸清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上课纪律情况,偏科情况。第六,要摸清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哪些学生素质好,哪些学生体质较差,有什么慢性病;个体与整体的体育擅长是什么;原班体育达标率或个体达标率情况,摸清班情不仅仅是刚接新班的班主任必须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老班,班情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试图一下子摸清或自以为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的心态都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工作档案来了解班情。1、各种教育教学文件: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训、校历、课程表、学生名单、座次表、报名册、班干部名单、团队干部名单及其他由本校颁布的文件。2、各种活动记载:包括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记载,学校或校级以上单位各种活动的资料、班会情况记载。3、光荣榜:包括各学期入团团员名单、期中期末总成绩班级前10名者、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表彰的学生及其情况。4、违纪记载:包括受到学校公开批评或做出处分的学生的违纪经过及处理情况。5、特殊学生情况统计表:包括身患疾病(心脏病、胃炎、肠炎等)、家庭情况异常(父母离异、亿万富翁等)性格孤僻等特殊学生的情况统计表。6、任课教师情况统计:包括任课名称及个人情况。7、期中期末、单元检测成绩汇总。9、学费结帐清单、班会结帐清单及其余各种费用的收缴清单。10、班主任工作笔记。11、班级管理工作参考资料:包括教育方面的报刊、论文、实验报告。

  班主任首先在班上作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同时我时时警告自己,即使某时工作不顺心,一定克制,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也启发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也从积极的一面进行思考,以乐观态度待一切。班上实行民主管理制,由同学们自己选举班委,班委领导同学们制定班规,班主任同时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若大多数同学对提出的好办法不理解,我也“割爱”,暂不用。那么由班委执笔,从生活习惯、珍惜时间、学习态度、课内外纪律、礼仪常规等方面将它们一条一条形成文,放大字体,贴在班上,利用读报时间班长再逐一讲解,深入人心,然后每个同学学习,写一篇心得。同学们虽然感觉自己的行为受到了约束,但他们至少是主人,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提出的要求,于是增强了自觉性,课堂纪律,课后行为大大好转。

  二、制定奋斗目标。

  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目标,一类是长远目标。针对于这样的班级,近期目标诸如班上学习风气正常化,上课无违纪现象,能专心听讲,课堂思维活跃,按时交作业,不抄袭,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集体。长远目标则是:有责任心,有理想,有爱憎,有正常的竞争心理,有合作精神。因为无论是一个集体,或一个人有了目标,才有动力,这个对象才有希望。

  三、构建竞争机制,奖励进步,发挥舆论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

  班上建立了“班级新闻栏”、“榜样学习栏”、“优秀习作栏、”“评评比比栏”。班上每位同学都积极收集新闻、好人好事,让他们人人有事干。要求语言简明,训练他们的能力。凡是每次作文写得好的录入“优秀习作栏”供大家学习。“评评比比栏”主要是记录同学们的成绩,增强竞争意识,此栏包括“小红旗栏”和“成绩升降栏”。“小红旗栏”一期一栏,主要是贴上同学们提前背诵英语课文、文科听、默写甲等、月考单科分以上者,以及好人好事、文明学生等,每类每次贴一面红旗,一面面鲜艳的红旗招引着每一位同学为之奋斗。“成绩升降栏”是一年一栏,主要纪录的是每次月考与期末测试每个同学的成绩在整个年级所有同学中的名次升降情况。

  四、对该班学生,我的两张脸、三颗心和五件事

  当班主任,两副真脸孔,一张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开心、阳光,营造和谐的班集体;一张严厉,让学生害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不是假脸,是因为工作的需要。

  首先,要严格,开始一定要严格,后面当然可以慢慢放松。

  其次,要动以情,要真心爱他们,当然要包容他们的缺点,缺点不可能一朝可以改的,要有耐心,在学习、生活上我多关心,帮助。

  最后,谈心特别重要,不要等到发生了事情再谈,平时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多聊聊;家访很重要,有很多学生家庭都很特殊,要了解学生为什么差的根本原因。

  修养三颗心,关心学生的一切,关心一切学生。细心,不细心,我们发现不了问题的真相,我们的方法和策略就很有可能错误。耐心,学生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改正坏的习惯具有长期性、艰难性,好习惯的形成必须不断督促,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

  做好五件事:因班制宜设计好班级发展之路;民主科学选择好班干部团队;仔细规划好班级寝室和清洁区管理;排定和轮换好学生座位;善始善终组织好班级活动。抓住三个关键时间,开学初一个月:收心;放假前半个月:减压;考试之后三天:鼓励。

  五、从行为规范到法制意识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保证学校良好纪律、形成学校良好风气的主要途径,还是学生初步形成法律意识的主要教育内容。赵普凭一部《论语》治理天下,我是凭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级。我试着用他构建了“学生道德行为的日常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行为目标----目标达成考核----行为训练----道德评价”4个部分构成。行为目标是要求学生遵守的行为准则,目标尽可能做到操作化,即要求学生做到的目标非常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自省并执行。我把目标分为三级:一级行为目标是为保证正常的纪律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例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间不打闹,不迟交作业和缺交作业,不在教室吃零食等。二级行为目标是那些作为学生应当遵守的准则,例如不顶撞老师,不欺侮同学,不逃避公益劳动,不抽烟喝酒等。三级行为目标是指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例如参加时世政治学习,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爱护公物,勤俭勤奋,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行为目标分类的意义在于向学生阐明,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应当做到的,哪些是努力要做到的。

  该班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已收到一定成效,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当然还有更多的事需要班主任去做。

  动心移情析理方能美德

  初中部 孙晓晖

  摘要:当下的德育存在空泛、僵化、低效的弊端,其原因是缺乏情感教育的介入和辅佐,“不动情”难以“晓之理”,只有受教育者感兴趣、被感染、被感动、被震撼,他才可能接受教育,接受引领,塑造良好品格。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找到美育和德育的契合点,即通过体验、经验达到体悟的“情境叙事法”(又称故事法),是利用富含哲理性的故事这一种美育形式,通过“趣味性、感染性”的美育功能,达到德育目的,动心移情析理方能美德。

  关键词:德育;美育;体悟

  一、当下德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当了二十余年的班主任,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的话能说,正确的道理能懂,可是一旦行为面对,就打折或变样了呢?

  为什么经过十二年以上的教育,相当数量的孩子主动性、创造性那么不尽人意呢?

  一旦走出学校的大门,能自律、自理、自我调整的孩子有多少呢?

  我们的德育,有如下几点值得反思:

  第一,空泛。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讲理。在大而空的德育中,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意志、信念令人惊讶地被搁置在一旁,于是,他们自然用消极的情感和态度来对抗这种强制性的灌输。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消极的对抗演变成“逆反”,空洞的说教和僵硬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因素。

  第二,僵化。方法单一死板,制度烦琐细碎。这种硬性注入的德育方式使道德疏离于受教育者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使受教育者对德育不感兴趣、产生抵触,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偏差,说而不服,出现 “言行不一”、“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或“有始无终” 、“自觉性差”等多种不平衡状态。[1]

  第三,低效。“教”多“育”少,重约束轻引领,重说教轻体悟。受教育者缺乏情感内化的过程,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友情。他们心中缺乏爱,缺乏美,缺乏善良,更缺乏生活的激情,呈现出“情感荒漠化”的现象。日本道德教育专家金井肇说:“如今的青少年普遍感染了一种叫‘无力感动’的疾病。”[2]

  分析以上三点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教育最为缺乏的就是情感教育的介入和辅佐,“不动情”难以“晓之理”,只有受教育者感兴趣、被感染、被感动、被震撼,他才可能接受教育,不断反思修正;接受引领,感受品质高尚的幸福,从内心深处形成信服道德的信仰。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德育与美育的整合。但是美育不等于德育,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美育偏于审美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德育主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美育是主于情感的,德育是主于说服的;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我们必须找到有助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美育形式,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以美导行。使我们的德育能借助美育的某种形式和“趣味性、感染性”的特点,来弥补和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下空泛、僵化、低效的德育问题,实现对受教育者价值取向引领和品格塑造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发现了美育和德育的契合点,那就是通过体验、经验达到体悟。美育把体验看成一种感受,但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深刻的感悟,有强烈的情绪高涨,体验中获得的感悟是最深刻的,由此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众多美育形式中,最能持续性地让受教育者通过体验、经验动心移情,达到体悟,从而美其德的方式,是具有传统意义的“经验叙事”,又称情境叙事,通俗称“故事法”。

  故事法是基于心理学家萨宾((Sarbin)叙事心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儿童等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道德教育的。因为儿童等受教育者的思维多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理解道德问题是用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要体验道德发展,他们必须通过叙事的经历来体验,以叙事心理为依据,利用故事来理解抽象的道德,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品质。[3]

  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从市面上相关书籍的名称可见一斑:《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智慧》《心灵鸡汤》《经典人生小故事》《小故事大价值》《励志小故事》《感恩小故事》等。这是个好势头,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仍然非常困惑:讲了这些故事,德育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什么呢?

  二、“动心、移情”是德育与美育整合的关键

  审美下的德育故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哲理性、鲜活性和针对性。只有富含哲理性的德育故事,才能变空洞的说教为生动的叙事,化知识的传授为震撼心灵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动心”。故事能吸引儿童等受教育者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这些故事的精髓,使他们通过读、听这些故事逐渐积累正义感和良知,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富含哲理性的故事背后总是负载着丰富的社会价值。曾有学者研究表明,道德故事以这样的方式产生影响[4]: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具有后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故事激起我们体验他人曾经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只有如此“移情”,故事才起到了帮助受教育者通过体验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唤起自身热情、激发自身道德情操的德育作用。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利用富含哲理性的故事这一种美育形式,通过“趣味性、感染性”的美育功能,达到德育目的,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空洞说教的弊端,具体表现为:

  (一)动心。激活儿童等受教育者对道德学习的兴趣,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儿童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道德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强调学习道德的过程也是学会承担自我发展的过程。而故事法的运用,正是适应了儿童这种发展的过程。[5]

  比如“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中一大重要内容,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念《青年博览》期刊上陆勇强写的故事《幸运是善良带来的》:

  我和老司机老陆看电视新闻,看到云南安楚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满载西瓜的大货车刹车不及,撞上了一辆载有三十六人的大巴,两车翻入了五十米深的山地里,造成二十人死亡。

  老陆看罢新闻,唏嘘不已,他认为这辆来自湖南平原地区的大货车也许因为少了一桶水和一根皮管,所以才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我大为惊讶,为何一桶水、一根皮管可以避免交通事故。老陆说这种车型的货车他以前驾驶过,也差点出过大事,但一桶水救了他一命,也救了车上的十几吨货。

  当时,老陆在杭州一家物流公司当货车驾驶员,公司让他送白板纸到四川。老陆是老司机,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但四川还是第一次去。出发前,老陆做了不少功课,检查车子的转向和刹车系统,一路上开得好风好水,到达四川境内后,路况变差了,许多道路一边临山,一边临江,而且坡度也很长。但老陆有二十多年的驾驶经验,对这样的路况他能从容对付。

  车子行经靠岷江的一条公路,就在拐入岷江公路的时候,老陆发现一个老头带着一个小孩在招手。此时,太阳很烈,看着这两人汗流浃背的样子,老陆动了恻隐之心,让两人上了车。老人让老陆把他们带到前面三十里远的一个村子,一路上老人和老陆聊了起来,得知老陆是浙江人,第一次到四川。老人听罢,就热心地为老陆指路。

  把老人带到目的地后,老人牵着孩子下了车,老陆正想发动车子,却听到老人在大喊大叫。老陆停下车,问还有什么事。老人说:“你的车少了一个装置,前面全是下坡路,要出大事情的。”

  老陆吓了一跳,连忙下车问老人少了什么装置,老人说,我们这里的货车都有一个“刹车淋水”装置,就是加装一个水箱,然后把水管拉到轮毂处,这样就可以避免走下坡路时刹车过热导致刹车失灵。老陆有点不太相信,再说他也不可能现在去安装这个装置。

  老人说,我帮你弄一个简单的。随即,他到路边的家里取了一只大桶和两根细皮管,装满了水放在了车厢里,管子连到后轮的两个轮毂处,这样水就细细地流进了轮毂。老陆要给老人钱,推来推去,老人收了二十块。后来老人说,他原先是修汽车的,这些材料都是汽修店关门后不用的。

  老陆开着车重新上路了,当车子进入岷江公路后,老陆大吃一惊,这里的路况是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连续的下坡,连续的弯道,有的地方只能容许一辆车经过,需要踩着刹车才能安全通过。老陆是位老司机,知道长时间踩着刹车,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老陆胆颤心惊地走完了这长达十几里地的下坡路,等到了平地上,老陆全身湿透。下车后去摸轮毂,已烫得无法下手,如果没有水一直淋着,也许刹车早就失灵了。老陆重新打了水,让水淋着轮毂,一路非常小心,慢慢开到了目的地。

  老陆说,这是他二十多年驾龄当中最为惊险的一次经历。老陆回到杭州后,和车队里的说起这事,大家都说老陆真的很幸运,一般开长途的司机中途带人是大忌,而老陆恰恰带了,带的那个老人不是一般的农民,恰恰是修汽车的,而且那么善良。

  老陆也说自己很幸运,但他认为幸运是善良带来的。现在老陆早已不开车了,他说的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

  念的过程中,我能非常明显地观察到学生以及听课的老师被故事强烈吸引,他们专注地听,表情若有所思。通过故事的渗透,受教育者产生与之相一致的道德情感体验,从内心乐意接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法则。念完之后,全场有十余秒的静默,看得出来,他们十分震撼。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一直到十余秒的静默,他们显然在思索着善良与幸运,思索着什么是助人和助己。在思考中有所领悟,情感有所升华。这种通过构建关于情感、态度、品格方面的情境引发受教育者去思考其中的哲理,容易产生体悟。

  富含哲理性的故事还应具有针对性和鲜活性的特点,古老的道理要用新的、吸引人的方式讲出来。有针对性的鲜活的故事才更容易让受教育者“动心”,被吸引、被感染、受感动,从而产生体悟,促使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

  (二)移情。故事提供的道德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人际性,有利于促进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受教育者通过读故事和听故事能逐渐提炼客观的公正原则,产生移情等情绪体验。移情是对一个人的个人特征和他人的特殊处境之间的差异的一种情感性回应,通过对他人处境的理解,能够促使我们认识和体验自己生活的意义。个人的思维发展和道德的形成更多是由故事和叙述促成的,儿童等受教育者理解道德问题的途径也是用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所以,给儿童等受教育者讲故事能为他们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形象输入,使他们在一定的情景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道德观和价值观往往也会伴随着故事所蕴涵价值的内化而逐渐形成。[6]

  比如诚信教育中,我讲个《德以诚为本》的故事:

  美资企业雅利公司准备招聘4名中国高级官员,一名青年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

  复试由总经理贝克先生主持。当那名青年走进小客厅时,贝克先生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先是迟疑:“是你?你是……”转而一脸的惊喜,并紧紧握着那青年的手,用流利的中文说:“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接着他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青年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得他说话,贝克先生就把他拉到身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又一个劲地说道:“我划船的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这个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着女儿,没来得及向你道谢。”青年感到很突然,他竭力抑制住自己,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说:“很抱歉,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救过您的女儿。”可贝克先生依然一个劲地说:“您忘记了?4月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青年很沉着,站起来说:“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是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女儿。”青年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你复试通过了!”

  那位青年幸运地成了雅利安公司的一名职员。由于关心,有一次他问经理的助手:“救贝克先生女儿的年轻人找到没有?”助手一时没反应过来,可很快就朗声大笑起来:“他女儿?有7名复试者就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就没有女儿。”(摘自《意林》2003年第12期 佚名)

  诚信教育,如果我们单一强调“要诚信,应该诚信”,孩子们在“认识”能认同能判断,但内化效果就不尽人意了。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情境,通过理解、想象、感动促使诚信的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体悟到“在生活中诚实有时就是最简单的成功之道。当“诚实“成为一种习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人前人后都是君子,生活也往往回报你以惊喜。”这种移情体验,容易为孩子们情感内化。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经验和体悟。学生本质上是在既有经验背景上建立新的经验,并通过重构融合新的经验的过程。

  孩子们在欣赏这些鲜活的、富含哲理的德育故事过程中,体会其中深刻的意蕴,激发情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验到为人们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品德。动心移情方能美德。

  三、“动心、移情”与“析理”结合是塑造品格的核心

  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与美育不同的是,德育要到达“以理服人”的目的,这就要求在生动的“叙事”之后,必须“析理”。每个生命故事、社会故事或生活故事都包含着社会生活和生命成长中道德问题的实际状况或道理,它们所展现的道德高尚、美好或道德的胜利不是简单的或一帆风顺的,常常伴有人内心的道德冲突或情感的痛苦,伴有生命生活的艰辛或挫折等。因此,叙事析理不仅能为人提供鲜活的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范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意识或感受到道德的获得和成长以及践行道德实际是怎样的。叙事析理的上述特点和功能,对于克服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教条式灌输、机械式训练、枯燥式说教的教育方式,增强德育的切实效果,是有重要意义的。[7]

  比如目标教育,我们都知道树立目标的重要性,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但是仅仅对孩子们讲“要有目标呀!一定要树立目标呀!”,有效度是很小的。我先讲个故事《乞丐的命运》:

  上帝很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于是就化作一个老人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

  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

  “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感到很悲哀,这一次,他狠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

  上帝听了很高兴。

  这时,乞丐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孩子们听到这,全都笑了。我问:“你们笑什么?自由说说看。”

  等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完,我说:“如果目标定位是乞丐,纵然你有1000万,你仍然是个乞丐!”

  全体肃然,陷入沉思……

  这时我接着说:“所以,我们应该理想要高远,目标要清晰。有了目标可以学会拒绝;有了目标,可以防止懈怠!”

  孩子们纷纷点头。接下来,指导每个学生当场制定目标(远期和近期),写在纸上……

  又如,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批评必须讲究方法,“严格要求”是前提和必须。但我常和孩子们重温“雕像的形成”:一个优美的石雕是怎样产生的?是雕琢,经过无数次刻凿。凿掉的,是多余的、不美的、不足的,每一个完美雕像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凿变过程……孩子们由此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充分理解、自觉接受。

  叙事析理相结合最大的特点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听故事,把枯燥的讲理变成了鲜活的德育范例,把单调的强化变成了内心的领悟,这使价值取向引领最终沉淀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当然,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远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一切与儿童生活经验、情绪感受无关的教育,都是无根的教育,无力的教育。

  2.教师的点评引领务必要结合教育对象,即故事的引领务必要与被教育者实际,或其同辈群体,或其“重要他人”联系起来,促使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人体悟,使成被教育者“经验重构”,以起到价值取向引领和塑造品格之作用。

  3.评价要有具体的行为指导,既“育”又要“教”。

  正像吴斌老师所说:“让学生探求故事中的哲理来强调德育中人的内省,是实在而又有实效的。心理生活中,个别性、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体验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和一般性。” [8]所以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教育中、生活中选取并加工出哲理性德育故事,用富含哲这种情境叙事的美育形式,通过“动心移情”的美育功能,让德育远离空洞的口号,让德育充满哲思的意境。[8]

  参考文献:

  [1] 徐孝先﹒论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渗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7)

  [2] 张万祥﹒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J]﹒班主任之友,2009,(3)

  [3] 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 俞静峰﹒道德叙事:当代学校德育的一种走向[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5] 霍仙丽﹒儿童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 关尔群,董光恒,李凤杰﹒谈“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教育科学,2005,(2)

  [7]赵宏义,谢桂新,戴筠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J]﹒http://www.docin.com/p-56312515.html﹒

  [8]吴斌《谈哲理性德育故事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沟通与升华

   ——情感教育纪实

   高中部 张琴

  “我已经十九岁了,按法律家里已经关不了我了。我的朋友都是社会上的人,我不可能遵守学校的条条框框,不可能不违纪!”这是第一次与小鹏(化名)交流时他对我发布的“宣言”。其时我接任高三班主任不久,已经知道他是管理上的老大难人物,特点是:社会习气重,油滑。此前,由于他的鼓动,几个学生严重违规而被学校劝退。本来他也在劝退之列,只因为他有预见的留给了学校假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导致学校一直联系不到他的监护人,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取得受教育者的信任与尊重是收获教育正果的前提,我尝试与他沟通:

  “你希望班主任怎样做?”

  “多给我笑脸!”

  “这我可以努力,但班上问题多了,强装的笑脸也很难看呀。这也需要你的配合与支持。”

  “我也尽量吧,不过不可能不违纪。”他总是留着尾巴。

  我尽量多与他接触、沟通,了解他成长的背景,了解他的思想状态,尽量在看似不经意间给他讲学校的道德标准,社会共生原则。有时他说:你说的对,但是社会上不讲这一套。再说,我已经习惯了,你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改变我。我说:游戏有游戏规则,集体生活有集体生活的原则。既然你知道那是“错”,说明你的是非标准还是正常的。人生就像是在大海中行舟,随时都要调整自己的方向,不然就有舟毁人亡的危险。减少与环境的冲突,也是自我保护的手段。

  中秋节前,他对我说:老师,能请我吃月饼吗?我知道这是友好的信息,所以特意买了风味独特的月饼,在送贫困生的时候,也给他留了一份。我告诉他:老师知道你不缺钱,两盒月饼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月饼有附加值,那就是对你理解与支持班级工作的肯定。

  在与他交流的道德辩论中,他没有占过真正意义上的上风,他明白这一点,同时也了解了我的真诚,他逐渐服了,渐渐和我有了深层次的交流。原来他父母离异,父亲忙挣钱,继母对他虽然友好,但不便强加约束,所以他散漫惯了。抽烟、喝酒、打架,经常生事。家里送他到本校来以后,在强约束的外部条件下,有了收敛。可是由于不习惯,他又转学出去,结果一去便不可收拾,惹出许多是非,成绩落到谷底。无奈,家里又送了他回来。他说,他的实际文化水平很低,其实只有百把分的总分,考试靠东拼西凑,才有两百来分。即使学了美术,也担心文化上不去,加上犯烟瘾,所以上课老想打瞌睡。我知道他在认识上已经有了提高,有了上进的要求。但还要把这种认知转化为行动,从实践中完成人格的升华,才是教育目的。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各学科的情况,和他一道制定了高考冲刺计划,让他确立自信,然后督促他一一落到实处。并且给他生活上的指导,经常检查他的手指和牙齿,督促他逐步戒掉烟瘾,以保证课堂正常的精神状态。二诊考试,他总分上了300,异常兴奋,对我说:这次,我一分也没抄袭,我有信心了。

  在以认知来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他不再每餐用两个餐盘打菜,不再乱扔馒头和鸡蛋,打扫教室和环境卫生的时候特别出力。自习课离开座位的时候少了,出口成“脏”的时候少了,和生活老师的管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少了。高考前他的继母来到学校,很高兴地说到他在家里懂事多了。

  然而反复时教育的常态,任何的转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接手该班班主任工作到高三工作结束,其间的甘苦只有自知。就在临近高考的时候,端午节的晚自习,他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内容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情绪。这时他的美术成绩已经过关,所有的压力都转到了文化学习上。在找不到恰当的疏导方式的情况下,他竟用小刀在自己的左前臂一连拉了6条四五寸长的裂口,皮破血流。为了不让人知道,只是草草包扎了事。第二天一早到校我发现后,既心疼又自责,要是自己的工作再细致一点,再深入一点,这种自残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从中我也看到了小鹏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关爱。我一面督促他治疗皮外伤,一面积极地作心理疏导。一直到高考结束,一直不敢大意。功夫不负苦心人,该班在本校参考的学生本科升学率达到了83%,小鹏也顺利地上了美术类文化本科线。

  在对小鹏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受益的并非只有小鹏,师生的人格都得到了升华。记得小鹏对我说开篇的那一段话的时候,我心里悄悄给他判了“死刑”,觉得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学生很难在学校教育中成“正果”,最初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尽职而已。小鹏的成长让我看到了自己认识的肤浅和结论的武断。人的思想是生命的存在,永远都有改变的可能,何况是青少年,关键是教育者如何去发现和开掘他们的可塑性。同时小鹏也给了我许多感动:周一下午大扫除的时候,他和同学们会催促我回家,说我路远,说他们自己会做好工作;圣诞晚会时,他坚持把自己的小方凳让给我坐;去公园野炊的时候,他跑到其它班要了一条卤鸭腿,执意要我吃。暑假补课时,他听说我是高二文科班的班主任,就对文科班的学生说:我老师很好,你们要好好听她话,不然,我可不答应。虽然其间带有个人感恩色彩,但也表现出他对社会正常道德标准的认同,表现出了他对学校管理的理解和对教育者的尊重。我相信,这一阶段的教育会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积极的文化沉淀,影响他的未来。

  德育先进

  附小

  11月份黑板报评比结果

  一等奖:一2班 一3班 二2班 二7 三2班

  四2班 五5班 五6班 六2班 六5班

  二等奖:一1班 一4班 二1班 二6班 三1班

  三5班 四3班 四4班 五2班 五3班

  六4班 六6班

  三等奖:一5班 一6班 二3班 二4班 二5班

  三3班 三4班 四1班 四5班 五1班

  五4班 六1班 六3班

  初中

  11月行为习惯流动红旗班级

  初2011级(初一):2班 6班 12班 19班

  初2013届(初二):1班 2班 5班 7班

  初2012届(初三):7班 15班 19班 23班

  11月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班级

  初2011级(初一):1班 4班 6班 9班 14班 20班 22班

  初2013届(初二):1班 3班 7班 10班 17班 19班 23班

  初2012届(初三):1班 6班 8班 15班 17班 19班 23班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结果

  初2011级(初一):特等奖:11班 8班 9班 3班 19班

   一等奖:15班 12班 7班 5班 20班

   二等奖:6班 2班 10班 4班 16班

  初2013届(初二):特等奖:19班 11班 23班;

  一等奖:2班 5班 1班 16班22班7班

   二等奖:4班 12班 18班 10班3班 21班

  初2012届(初三):特等奖:23班 15班 22班

   一等奖:8班 7班 19班 17班6班 11班

   二等奖:16班 24班 5班 1班 12班4班

  高中

  11月行为习惯流动红旗班级

  高2011级(高一):3班5班10班

  高2013届(高二):3班6班10班

  高2012届(高三):1班5班9班 13班

  11月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班级

  高2011级(高一):1班5班9班 11班

  高2013届(高二):1班3班6班 10班

  高2012届(高三):6班8班12班

  11月思品课优秀班级

  高2011级(高一):3班 5班 9班 12班

  高2013届(高二):6班 7班 10班 11班

  德育成果

  棠外陈勇老师在双流县主题班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10月20日,棠外高中部陈勇老师参加双流县主题班会高中赛区决赛,以优异的现场表现、出彩的课件设计、逻辑清晰的课堂结构赢得了评委一致好评,获得双流县主题班会比赛一等奖。

  陈老师以《爱如山 孝相报》为题,由两例故事对比引出“孝”的内涵,“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文化道德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陈老师以知孝、明孝、行孝为主线,带领学生解读古今对“孝”的诠释,体会“孝”的发展,并结合自身能力行孝、尽孝,通过生动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辩证地思考,最后总结提炼,升华主题:健康成长,立身行道。赛前,陈老师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学习,不断优化教案,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德育视野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 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三、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总之,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切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摘自:中国学术论文网)

  

〖信息来源: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