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漫游 漫谈(二)
文/周永孝  时间:2012年2月27日 浏览数: 打印

  拜读本书,收获最多的还是其所述的内容和所评的观点。我首先被李先生引领着漫游了中国近8000年的“美的历程”。其起点是“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其序幕从“龙飞凤舞”拉开,我首先参观了远古图腾、原始歌舞和陶器图案等“有意味的形式”。接着来到了“青铜饕餮”的面前,听他讲述了它们狞厉的美,带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难以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沿着时间的隧道,我缓步领略了“先秦理性精神”,它包括儒道互补、赋比兴的原则以及他们的建筑风格。然后,来到第4主题馆“楚汉浪漫主义”,听他讲述了屈原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所表现的气势,李先生认为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继续在艺术的画廊中漫步,我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魏晋风度”,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那是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年代,对死亡的哀伤、对生命的珍视使他们有了“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感慨;人的觉醒,文的自觉,充分展示了独特的魏晋风度。接下来我参观了“佛陀世容”,看到了悲惨世界,听到了虚幻颂歌,感受到了走向世俗的艺术。然后我倾听了“盛唐之音”,感悟了青春的美丽,领略了李白的豪放,欣赏到了音乐性的美和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和韩愈散文的特色……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那种浪漫优美的情感,使人心旷神怡。路线一转,进入“韵外之致”的展馆,它恰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到后期的转折,中唐文艺,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而内在矛盾正在酝酿,峭法清远,遗世独立;李先生尤其解说了苏轼的意义,认为他可谓是“韵外之致”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接着,我步入了“宋元山水之境”,感觉宋元山水画的意境美,感受那种“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感悟那种细节忠实和诗意的追求,可谓幽静深远,使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最后,我追逐“明清文艺思潮”,读他们的市民文艺和感伤文学,欣赏他们的浪漫洪流,观看其绘画与工艺。感叹这个在封建尾巴上的朝代,仍然在文学上展现出它丰富而深刻的美,如回光返照。

  8000里路云和月,一路漫游,或徐或疾;或走马观花,或驻足沉思,更多的是倾听李先生独特的评说。

  听他的解说,觉得其中有三个核心词,一曰“艺”,一曰“美”,一曰“人”。

  “艺”,则艺术,漫游所历,10个展馆都是艺术馆,其中有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金石和工艺等等。其中以文学为多,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等等。

  “美”,则是李先生的专业,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美的定义,“什么是美”似乎仍是美学一科跨不过的坎和说不清的话。而李先生的持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让人顿感新鲜和自由,这里既有主观客观的统一,也有内容和形式的协调,还有社会性和主体性的调和。难怪他用这样的基点为华夏“美的巡礼”作解说时那样心领神会,那样得心应手。

  “人”,这是李先生关于美的定义——“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之核心,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意味和审美形式。可以说,整部美学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演变发展进化的历史,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载体又承载不同的感情,借用李先生的话就是:“心理结构创造艺术永恒,永恒的心理结构也体现、创造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也不应是 ‘超我’( superego)或‘本我’(Id)。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另外他又说:“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像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像和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 所以,李先生的解说是从文化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重审了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和作用。它探索了艺术风格变异的深层原因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类型。它通过对艺术史的研究从人文的角度思考了‘人性’问题。从“人”的角度来解说文化符号和艺术轨迹,这有别于从社会学甚而阶级论的角度来肢解的传统手法和普通做派,也使李先生的著作具有了哲学的意味。

  艺术的宽度、美学的高度、哲学的深度,金针度人;

  穿越美的隧道,感受美的所在,创造美的极致,美不胜收!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yxzheju

  (审/付全中)

〖信息来源:棠中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