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先秦儒家何以要施行君子教育
文/邵培德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浏览数: 打印

  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由三黄五帝的传说算来,历经三千多年的发展,到了一个该大总结的历史时期。于是在诸侯纷战的大背景下,文化人为各自的侯国效力,出现了百家争鸣。

  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的探究,去其各为其主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色彩,正如经济基础的研究必须从商品这个细胞出发一样,对争鸣各家,也必须寻求他们各为其说的共同逻辑起点。人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意识形态的研究,也必然应从“人”出发。

  人有差别,男与女、老与少,智商有高低、体力有强弱,差别产生分工。分工需要组织者,于是形成部落,继而出现邦国,有了等级社会。“人”便成为了社会中的人,有了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分。对于等级制社会存在着的这一普遍现象,它合理还是不合理呢?先秦诸子,乃至而今眼下的人们面对现实社会都会思考:何以别人管理我,而我可否管理他人?关于“治人”与“治于人”,“食人”与“食于人”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命题,也就成为了百家争鸣的焦点。

  春秋显学为两大家墨与儒。墨家认为等级社会不合理,他们欲建造一个“兼相爱”,“交相利”,“一同天下之义”的乌托邦,以为人人相爱,何来不平等;个个尚同,何来不均平。但利之上,爱难兼;义有别,国何尚。所以,墨学后世不传。

  与此相左,儒家认为等级社会是合理的,但他们同时也认识到高低贵贱之等级不能太过,过则乱,因此必须规范它。先秦儒家经典,“六经”、《论语》、《孟子》,无论孔曰仁,孟言义,其要旨都在规范父子君臣这一家国等次上。后期荀子由儒趋法,虽一再强调“王制”、“王霸”,但在上下关系的处理上,仍旧要求把握一个度。“君人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上不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下不得衣食无着,犯上作乱。对此,必须有一个伦理道德的约束。

  关于儒家伦理,在先秦典籍中还不是十分完备的,汉儒、宋儒对此有许多发挥。抛开后儒的伦理说教,仅就先秦而言,他们倡导伦理,在规范上下秩序方面讲得最多的其实不过行仁政而已。因时当“春秋无义战”之际,各诸侯国以耕战为上,先儒明知行仁政,时不可为而为之,屡遭碰壁终退而为教,冀人为君子,自可使王道施行,“君子如欲化民为俗,其必由学乎?”所以一部《论语》,核心不过君子教育罢了,即“吾与点也”。

  先儒的君子教育是全方位的,它既针对统治者,又针对被统治者,但归根结底是为统治者的长治久安服务的。首先君子在本性上具有仁爱之心,这是君子教育的基点。所谓“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讲的就是君子必备的人性品质。

  以这个品质为出发点,在内修上,先儒要求君子须务实“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

  在待人处事上,君子须遵循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过犹不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毕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如果天下人都能遵守中和原则,先正己而后正人,知礼仪廉耻而人恒敬之,即便人有等级之别,社会也可相安无事了。

  君子要做到内外兼修,当然必须致力于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先儒对如何进行君子教育有一系列的论述,诸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愤悱启发等等,至今仍是教坛圭臬。只不过君子之学的目的在于仕,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强调君子在“治人”上下功夫,这与仁之为政是相辅相通的。

  先儒讲“治人”,有其现实的目的性和实践的趋向性。“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立足在利益的平衡上,实施起来似乎有些困难,孟子的表述则更明确得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如同今天讲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人人活雷锋,使老人不负重于道,这样的社会谁又不向往呢?

  孟子描绘的这一王道乐土的理想社会,实行起来也许并不难,一个好的统治者——君子是可以做到的,如真能做到的话,人民自然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

  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使社会长治久安,君君讲仁,臣臣尽忠,父父讲慈,子子尽孝,四者的伦理建立,国与家自然太平。为此,孔子在教育内容上编撰了“六经”,在教育形式上实施“六艺”,在君子的行为标准上定下了“温良恭俭让”。后儒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三纲五常”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规范,儒家学说随后而完备。而三纲五常,大致也就成了后世君子的准绳。

  本文浅议先秦儒家何以要施行君子教育,仅是个人读书学习后的一点心得体会;就诸子百家争鸣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人”而言,也仅仅是个人的认为;至于推论之争鸣的焦点在对社会等级合理与不合理的认识上,那就更是个人的主观意见了。由此从儒墨类推于道与法,儒与法同,墨与道近。儒法均承认等级社会合理,区别只在儒家以君子教育来规范等级,法家以刑名术势来巩固等级。墨道均对等级社会的合理性持否定态度,区别只在墨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出世,二者表现不同,里子还是相通的。至于先秦诸子其余各家学说,大致也可以从为等级制社会效力的角度去探究,此限于题旨,只能打住了。

  在等级制社会里,实行君子教育也许是使社会安定和谐的好方式,所以研究先秦儒家君子教育应该说还有其现实意义的。

  

〖信息来源:棠中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