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还能燃烧多久
张怀建  时间:2004年11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摘要:由于职业的复杂性,社会的高期望,再加上自我的严酷要求,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偏执、敌意、猜疑,人际敏感;呼吸不畅而躯体化。在理解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掌握“走出自己的小屋,树立公众人物的心态,把握自己的潜意识,尝试阅读疗法,注重仪表,学会微笑”等方法不断的适应、改造心理环境,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多少年来,人们都用这句诗对教师进行美好的歌颂,多少年来,人们也都这样来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辛勤劳动,不讲报酬,无私奉献。那么,在这种社会的高期望值与教师近乎严酷的自我约束下,我们不禁要问:红烛到底还能燃烧多久?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整体趋势: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了3055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广东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也表明,近半数的教师有心理障碍;据天津市有关专家统计,教师中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其他职业人群中只占2%。

  (二)典型个案:1、北京市一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发生纠纷时,失去理智,一气之下将学生的右耳咬下;2、某厂子弟校一位临近退休的女教师,因为失落难耐,于是着超短裙,细高跟鞋,剃寸头,化浓妆,举止娇气夸张,目的是以此接近学生;3、江苏盐城市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自杀身亡;4、“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有头绪,遇事急噪,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过,感到自己是在耽误他们,误人子弟,杀人父兄呀!”这是陕西省2001年7月一位25岁的女教师自杀前的遗书。其余象在学生脸上画王八的,刻贼字的,让学生吃粪便的也举不胜举。

  (三)群体差异:不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这样的研究结果:1、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对不如小学教师。因为中学的升学压力大而小学生的“向师性”又很强;2、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对比男教师差。因为她们既是学校中坚又是家庭主妇;3、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整体比较,大学学历的比大专学历的要好;4、担任过班主任的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5、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但最严重的是30——45这个年龄段;6、语数外学科的教师更容易发怒、烦躁。

  (四)具体表现:1、心情苦闷、失望、悲观而抑郁;2、敌对、猜疑、妄想、夸大而偏执;3、自卑、消极而人际敏感;4、失眠、神经过敏而焦虑;5、追求完美、苛求自己而强迫;6、头痛、呼吸不畅而躯体化。

  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在美国有37.5%的教师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0%的教师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正是如此,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社会学家也在呼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北京市最近还提出了一个意见:今后的教师首先要过心理素质关。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收集了一份资料:“一个物理教师的一天”。我仔细计算了一下,从早上6:30到晚上23:00的16个半钟头里他除了吃两顿饭之外(估计晚饭是23:00左右才吃),中间只提到了一次休息,时间是40分钟,再减去两次吃饭时间50分钟,那么,他一天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是整整15个钟头。这就是咱们中学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说实话,我统计完之后,心情很沉重。假如我们再统计一下教语、数、外的老师,也许我们的心情会更沉重。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家正准备进行第三次工作时间调整,即“朝9晚5”制。对此,我们不禁想问:教师,你为什么要自虐?红烛,你到底还能燃烧多久?

  再让我们来看看我校学生对“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这个问题的回答。“国色天香,魔鬼身材,天使面孔,彬彬有礼,非常可爱”“比周杰伦酷,比工藤新一州帅,比刘德华唱歌还动听,比郭富成跳舞跳的好,比英国绅士还绅士”等等。

  从以上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职业特点:教师是专门工作者,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示范性、创造性和情感性、滞后性和内隐性,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必然具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必然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必须博大精深、德高望重,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同时,这个职业的特点还决定了教师的压力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释放,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整整三年,弦是越绷越紧,逐步累积,这种慢性效应必然导致教师心理防卫能力的失调。

  (二)社会的高期望与教师低收入的反差: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机制的调节,学校竞争的加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加上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教师和学校教育的不理解或“有钱不饶人”,让学校和教师都背上了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沉重枷锁。于是,相当数量的教师患有明显的强迫症:求全求美,墨守成规,瞻前顾后,谨小慎微,苛求自己,患得患失等。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跟他的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又时常让自己处于左右对比的不平衡中。

  (三)教育对象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差异给教师的心理适应带来挑战: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代有一代的新人总是用审视的目光来看着教师,有的喜欢“卧蚕眉,丹凤眼,义薄云天如关公”,有的喜欢“柳叶眉,桃脸杏腮,聪明泼辣如王熙凤”,真正是众口难调。而当你费尽心血刚刚适应了这个年级之后,下一个新生代有开始用显微镜来观察你了,这必然给教师的心理适应和调节带来极大的挑战。

  (四)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身临其境的教师对教育体制的弊端体会尤其深刻。比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取消学分制、等级制,严禁给学生成绩排队,严禁集体补课,延长课时,极力为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学科竞赛,学校评比,中考、高考,层出不穷,并且花样翻新,让教师们总是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教师在工作中,榜样与普通人的冲突、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责任感与自我实现的冲突、教师的积极行为与学生的消极行为的冲突等等,这些心理矛盾总是在教师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怎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这个角色。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进取。3、工作中有独创性。能深刻领会新的教育理念,不人云亦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经受困难、挫折的考验。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即能正确处理跟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6、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并改造自己的教育环境。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1、走出自己的小屋:有这样一个心理小游戏,假设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放弃,那么,你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呢?这五种动物的象征意义分别是:孔雀——伴侣、爱人,老虎——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大象——父母,狗——朋友,猴子——子女。我们再回忆放弃它们的标准是什么,是它们是否对自己有用,能保护自己,还是它们哪个最需要得到你的呵护?其实,我们考虑问题的标准通常是:我需要他、她、它为我做什么,而不是他们需要我做什么。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总是被需要,不要忽视了周围的人和环境。如果我们总是围绕着狭小的自我打转,不走出自我的心灵小屋,我们就容易收获更多的患得患失,更多的虚荣、狭隘、自私,产生更多的痛苦和失望。狄更斯这样来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者是让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地活着。是的,走下自我的神坛,走出自己的心灵小屋,在考虑自己需要的时候,想想别人是否也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你就会发现自己成功的空间更加广阔。而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一条黄金定律: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2、树立公众人物的正确心态:其实,教师也象一些公众人物一样,是一个班、几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心目中的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就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审视和品评。而学生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又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呢?打个比方;姚明有段时间留起了小胡子,他是为了显得更阳刚威猛。于是,很多姚迷就品评起来,有的认为好,有的认为大损青春形象。如果姚明因为要满足大家的心愿,留住所有姚迷的心而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一边嘴唇留小胡子,一边嘴唇剃个精光。大家想一想,会是什么结果呢?可能就又会有很多人建议姚明进精神病院了。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做为公众人物,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风格和魅力,面对众人的品评,能安之若泰,处之如常,宠辱不惊,不骄不馁。这才是公众人物塑造形象的最好方法。

  3、学会把握自己的潜意识:潜意识就好比是隐藏在海水下面的暗礁,它不易被人察觉,但又能时常左右你的意识和健康,它有一定的预示功能和补偿功能,以一种非常隐蔽的形式出现。那么,怎样来把握自己的潜意识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梦境进行分析,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进行。即由梦境、梦思、梦的材料等想到了自己的什么?它又昭示着自己的什么需要。另一个方法就是检省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需要。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安全的,自我归属感,受人尊重的,自我实现的”等五个层次,一般说来,一些长期受到压抑没有得到的需要会通过潜意识反映出来。由此,合理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必然能使你的心态更加平衡。

  4、尝试阅读疗法:《三国演义》中讲曹操攻打袁绍时,突然旧病复发,头痛难忍,痛苦万分,但当他读了陈琳写的《讨操檄文》时,惊出一身冷汗,顿觉头风痊愈,一跃而起。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嗜书如命,他自称“饮水读书贫亦乐”,以读书舒心养性,享年85岁。医学研究证明,好的文章能使人消除烦闷,解开抑郁,有解闷、排忧、疏导、怡情等功效。近年来,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已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在美国的俄勒冈地区,90%的心理医生使用过阅读疗法。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对于教师来讲,读书更是健身和提高的两全其美的好方法。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得天下美文而读之,不亦乐乎!

  5、不苛求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水浒传》中讲李逵先在岸上痛打了张顺,后来经不住张顺的挑逗,非要逞强到水中与“浪里白条”一拼高下,结果喝了一肚子饱水。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非要做他不应该、也做不到的事情,结果只会弄得大败而回。一个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也是很正常的事。比如,见到校长有些脸红,有很多人听课,特别是教务主任在场时,有些不安,在学生面前说了几句不标准的普通话等等。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也不必硬要去控制它,有时,反而会越控制越糟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神仙也还有缺胳膊断腿的呢。在学生面前出了错,也很正常,不妨坦然面对,也不必巧语掩饰,就是真诚地自嘲两句,也根本损坏不了你的形象。反而可能增添一点课堂气氛,如果装模作样,还可能弄巧成拙。在学生面前,教师也是一个鲜活的普通人,以坦率、真诚的作风面对他们,不苛求自己,也不文过饰非,就一定能得到学生真诚的理解。

  另外,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光怪陆离,我们也应该多看积极的主流,而不要“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里有两个小故事。一对夫妇去旅游,因为天气预报而带了伞,其他人没有带,结果那天别人被淋成了落汤鸡,他们俩很快乐。过了一天,他们照旧带了伞,可是,那天却没有下雨,他们很后悔,一整天都不高兴。为什么呢?他们说,昨天下雨把别人淋着了而自己没淋着,所以我们很高兴。今天,别人没有累赘而我们却有,所以不快乐。另一个故事讲,天上的神仙因为某贫妇的苦苦哀求而让她家里的井水全变成了酒,源源不断,帮她致了富。过了一段时间,神仙去看她,满以为她会对自己感激不尽,可是没有想到贫妇却对他说:好是好了,就是喂猪的时候,没有酒糟。于是,神仙深有感触地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其实,我们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干吗老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呢?自己觉得快乐还不够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快乐在跟别人的对比中变成不快乐呢?为什么非要为了物质的利益牺牲自己短暂的人生健康呢?

  6、注重仪表,保持光鲜与活力:影响情绪的因素很多,仪表就是其中之一,何不让自己先被自己感动呢?所以,不管心情怎样,都要注重仪表,因为笔挺的西装让男人更庄重,一袭长裙也会使女人体态更轻盈、更迷人。人在梳扮自己的过程中,也在收拾着自己的心情,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很精神很漂亮时,好心情也会油然而生。上海一些学校规定教师上课要化淡妆,恐怕意义就在于此。我也曾给一位自卑而疑心丈夫花心的中年妇女咨询时,建议她每天早上“对镜贴花黄”,细细梳扮自己不少于半个小时,直到自己心满意足才出门。当然,教师要保持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爱你的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坚持身体锻炼,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

  7、学会微笑:微笑,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笑的方式:1、会心的笑。握手机状。如跟最要好的朋友聊着一件彼此会意而又让人兴奋的事情,“荷荷”不已。2、开心的笑。喝豆奶状。如久旱逢甘露,仰头张嘴,一饮而尽,发出“哈哈”之声。3、尽情的笑。捧腹状。如看小品,趣极妙极,笑的肚痛,“哎哟”连声,只得双手捧腹,手舞足蹈,兴尽方止。4、自嘲的笑。手指自我状。仿佛别人正打趣自己,而自己浑然不觉,一经提醒,“嘿嘿”几声,以作自嘲。5、忍俊的笑。抿嘴状。如同事打趣,含沙射影,自己忍俊不住,只能抿嘴。内心“嘻嘻”不已。6、偷偷的笑。扭头掩口状。如听四川某人操着“焦盐”普通话做报告,实在忍不住,于是扭转头去,“咯咯”地笑个不停。7、自得的笑。扬头哼鼻状。如自己的得意之作正被别人谦逊地谈及,不禁扬起脑袋,“哼哼”几声。8、欣喜的笑。咧嘴扬眉状。如见意外之喜或逢久别故知,眉飞色舞,“啊啊”之后。欢欣不已。

  参考文献:

  (1)李其维,《大众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9期。

  (2)陈学诗,《心理与健康》。北京:中国卫生心理协会,200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