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学生心理与行为矫正实验报告(新版)
  时间:2004年11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一、课题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经济繁荣,物质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思想解放,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迅速的转变。在新的抒情方式、价值选择方式和社会组合方式中,人们的心灵正经历着一次剧烈的洗炼,“西方的离婚观”、“感情基础本身的脆弱”等,导致我国离婚率显著上升。伴随着家庭破裂,学校中单亲学生已越来越多。

  人生道路本来坎坷曲折,再加上父母的离婚,家庭的破裂与重组中的“冷战”、“持久战”等势必对其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带来强烈的冲击。根据初步调查,我校单亲学生比例高达12.8%,个别班级竟高达22.1%,而他们当中,相当一部份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与同学、教师的关系不和谐,孤独自闭……。我们又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单亲学生存在着多种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独生子女”+“单亲学生”的复合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中的单亲学生即是指这些在心理上有一定异常的学生,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学校的有效教育及教师的关爱是弥补他们“心理缺失”,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在国外,已经有学者指出“21世纪世界教育面临的主要冲击之一就是离婚的冲击”。在我国也有很多学校在关注或企盼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沈阳市129中学就“如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做过专题研究。他们提出“面对挫折,培养自强精神”、“成立家长学校”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但就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方法、途径却涉及较少。

  我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业已表明,单亲学生是学生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学校教育绝不能忽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离婚率急剧上升,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崭新的社会现实,这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学校教育不能正确应对,就会造成“家庭、学校把单亲学生推向社会,而社会可能让他们成为弃儿”的局面。所以矫正他们的异常心理,维护他们的健康,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同时,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调动其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同时,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良好运转。而单亲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矫正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环节,因为单亲学生特有的心理残缺极易形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是组成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成分,对他们的研究和教育,必然会推动学校具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我校在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明确指出,“单亲学生的教育研究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召开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专题研讨会,并请有关专家和学校教师对单亲学生教育的经验作专题讲座,有了一定的初步成效,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基于以上认识,并本着我校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的“敢为人先,适度超前发展,为全省、全国兄弟学校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这几年的探索,为使我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地不断发展,我们确定了“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研究”课题作为十五科研项目之一,准备在“单亲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与行为矫正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教育对单亲学生的适切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争取形成一套“有特色”、“有示范功能”的单亲学生教育机制和方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所谓的单亲学生特指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早亡,而造成的双亲不全,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的学生。由于生活成长的特殊过程,他们的异常心理主要表现为:与父母关系不和谐,缺乏学习动机、热情,学习习惯和方法较差,人格特质中敏感性、忧虑性、怀疑性、紧张性较高,而乐群性独立性较差,有相当一部同学存在反抗倾向、孤独感倾向、被压迫感或神经质等问题行为。本课题侧重从心理咨询与矫正的专业技术,并结合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探索教育、研究、矫正这些异常心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依据

  1、本课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力量的增强,是人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对“人,人的解放与发展”的重新审视下,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国家教委在新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磨炼”,并提出相关的如“合作学习”等方式,即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关注,并着重强调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以全面关注,而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召开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国际会议”中提出“学生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教育要解决的一个根本任务”,而单亲学生“心理缺失”和“心理冲击”下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也因此有了理论研究和探索的空间。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既有生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亦有与此相关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个体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当然也是转机,而且每一阶段都有至关重要的。相应的影响人物,第一阶段为母亲,第二阶段为父亲,第三阶段为家庭,第四阶段为邻居、学校、师生,第五阶段为伙伴和小团体……哈维格斯特也在“发展课题”中,侧重提到了“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从父母和其他成人那里独立性体验情绪”是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比尔斯所创立的完形理论中也指出“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自己分割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残缺不全的情况下生活,以致出现了很多矛盾、冲突和痛苦。”这些理论,都为“单亲学生心理和行为矫正”的研究提供了完善而清晰的思想指导。

  2、本课题具有强大的政策依据

  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等纲领性主体中也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具体指出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条件保障等,这些强大的政策依据,成了本课题立足的根本。

  本课题针对上述情况,以“和谐单亲学生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为宗旨,根据他们特有的身心发展特征,施之以相应的教育内容。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化危机为转机,力图探索和建构“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推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兄弟学校示范和借鉴。

  (四)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思想指导下,遵循实践性、精细性、一般性、情感性、协作性的原则,对单亲学生实施特有的心理补偿教育,并以此影响和形成教师科学的教育哲学观,进而推动全校的课改实验工作。

  二、研究设计

  (一)目标

  在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的指导下,充分把握单亲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矫正异常心理,促进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1、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2、探索并完善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的方法、途径。

  3、健全单亲学生人格,提高其乐群性、独立性,降低其怀疑性、忧虑性。

  4、提高单亲学生家庭适应和学校适应的能力。

  5、降低单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频率程度。

  (二)思路及内容

  课题组拟首先建好并完善德育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率并指导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在初一、初二、高一年级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单亲学生的调查研究,并开放学生心理咨询室,建立单亲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典型个案咨询手记,使用精神分析法、系统脱敏法、空椅技术法等,矫正他们的异常心理,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缺失与补偿的关系、障碍与发展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班团活动、家访、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协调“四个合作”,即家校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伙伴合作,逐步实施“四个方法”,即班主任心理辅导法、专职教师心理咨询法、行为障碍调节法、家校教育合力法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教育的力量,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单亲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个中心,最终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综合经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调查,研究家庭离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如人格发展、情感体验、人际交往等,进而研究单亲学生心理发展的独有特征。

  2、对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方法进行研究

  3、对单亲学生心理矫正前后的对比研究

  4、对单亲学生中的特殊个体进行研究

  5、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促进单亲学生健康成长进行研究

  (三)、周期及实施范围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实施范围是棠湖中学在校的单亲学生及相关教育工作者。

  (四)阶段及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充分准备,初步调查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10月)

  1、主要工作:一是理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集中研讨等方法。对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研究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进行探索。明确目标,并建好学生心理咨询室;二是明确职责,制定方案,从资源配备,师资协调等多方面作好前期工作;三是定点实验,制定课题责任目标和相关保障制度等。

  2、阶段成果:摸索并总结出单亲学生心理发展的独有特征。

  第二阶段:分步实施,提炼总结,深化推动阶段(2002年10月——2003年10月)

  1、主要工作:(1)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心理健康教育;(2)专题实验,搞好“四个合作”;(3)实施“四个方法”,完善对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的方法、途径;(4)完成阶段性工作报告,开展成果交流,并作示范推广。

  2、阶段成果:完成对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的具体操作纲要,完成《学校教育对单亲学生的应对策略》编写。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验证、结题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10月)

  1、主要工作:(1)收集实验素材(2)整理课题图片、音像资料,完成《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矫正研究》的论文集。

  2、阶段成果:《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矫正研究》实验报告及相关论文集。

  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寻我校单亲学生异常心理的类型,收集整理特殊个案手记,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教育机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实验方法

  文献法、测量法、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组织交流法等。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黄光成

  副组长:唐学才 陈代渝 熊 伟 左自伟 姚 平

  (二)课题指导小组:

  组 长:杨独鸣 左自伟

  副组长:姚 平 易 恩

  (三)主研人员:

  姚 平 夏志成 张怀建 张雪梅 闫 录 孙晓晖 宋良华

  四、有利条件和保障措施

  (一)有利条件: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也是全国超常规发展的典范,有很强的科研氛围和坚实的科研队伍。今年又特别招聘了五位专职的心理学教师,与国内外大学联系紧密、信息广阔、资源厚实,多次承担过国家、省、市、县级和科研课题,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和科研的前沿,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班主任教师和学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单亲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二)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实验制度》、《课题实验奖惩制度》、《主研人员工作职责》、《实验班级管理制度》等,实行期初培训、期中调控、期末检测制度等。

  (三)经费和物质保障:

  学校负责统筹解决。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课题组

  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