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踏万水千山,觅古都文明
文/何璋 图/袁祥龙 顾运梅  时间:2017年4月15日 浏览数: 打印

  师能传厚德之道,生能问载物之理,这是在新时期教育大变革这个节点上棠外教育人的求索之途。很显然,一方教室,三尺讲台,已然不能承载这样的教育宏图。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已经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领袖人才。”棠外一直秉持“开放、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思想,在新教育、新课程的建构上,一直走在勇于探索的前列。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于是,基于教育大势和节令的契机,四月初,棠外高中部人文考古社118名学生,在2017年这个春花纷繁的时节,踏上了寻觅中原文化的研学之途。

  24四小时漫长的等待,1000余公里艰苦的长途,广元、宝鸡、咸阳、西安,这些沿途的城市,随便哪一个,信手一拈便是纷至沓来的古人古事,古文古风 ,触景而生思古之幽情,同学们或同道切磋,或问道书卷,寥廓天地间已然打开了另一条求知之门。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总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4月1日,第一站,洛阳。

  467公里的洛河横亘在这座埋着华夏千秋岁月的古都。顾不得旅途劳顿、高阳炽人,同学们行迹于丽景古街小巷,一片青砖,一椽屋瓦,或者是落笔于折扇上的丹青牡丹,总觉是千年文化的神灵尚游荡其间,冥冥中养着人们的食性、心性。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过洛河。有关汉魏的纷纭,曹氏父子的笔墨,还在导游们的唇齿间游走。七步诗、《洛神赋》瞬间养育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尘世的甄妃还是水神宓妃?缥之缈兮,在文学创作的历史现场,感受总是格外真切。

  踏万水千山,觅古都文明。多好的教育觅渡啊,自此处开始,且行且看吧!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中原研学旅行系列报道(一)

  (审/宣招处)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