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好奇天性:母亲陪孩子度过的寒假生活
  时间:2005年3月23日 浏览数: 打印

  21日一大早,在山东电力系统工作的刘女士把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送进了校门。不出意料,从起床的那刻起,小家伙就满脸不高兴。虽然经过母子俩的共同奋斗,他的寒假作业突击完成了绝大多数,但仍有一项作业尚未完成,想到上学后老师可能对他的惩罚,他的心中就涌起一种恐惧感。刘女士担心,因为学习压力给孩子造成的这种沉重心理负担,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刘女士讲述了自己陪伴孩子度过的寒假生活——

  孩子一放学,

  我就问他:寒假作业多不多?我问过好几次,他死活不回答我。有两次,我问得急了,他把门一摔就气呼呼地走了。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准是他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有一天晚上,我偷偷翻看了他的记事本,才知道,寒假作业确实不少。不光要完成40多页的《寒假作业》,每天还要做摘抄,练钢笔字,连日记带作文平均不到两天就得写一篇。我大概计算了一下,每天写两页《寒假作业》,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做一篇摘抄,最起码也得半个小时,写一篇日记或者作文,从构思到写作,往少里说也要一个小时,光这几项加起来,每天没有两个小时就根本不可能完成进度。都说在搞素质教育,经常有人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怎么感觉现在的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了呢?

  去年寒假,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这不仅有孩子的责任,也有我们的责任。孩子的爸爸比较开明,见孩子的作业多,从其中挑选了一些题目,一考孩子,都会,就没逼他非得往作业本上写。差得最多的是摘抄,他爸爸鼓励孩子多阅读,学习别人的表现方法,弄懂文章表达的思想,但不主张把时间浪费在抄什么好词好句上,结果,等孩子开学交作业时,遭到老师的严厉惩罚,报到的当天,就被老师留了下来,弄得孩子好几天情绪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