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
  时间:2005年3月23日 浏览数: 打印

  有关专家指出,教师一向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从事阳光下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他们承受着家长望子成龙,以及培养下一代的社会沉重期望,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在记者采访过的教师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声:“我们只有首先把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不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纷扰、浮躁,你都要保证教室这方净土的神圣,讲台这方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

  对于怎样“把握自己”的问题,一位优秀教师讲得非常透彻:“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三自主义’:自省、自修、自律。自省,就是常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有哪些缺陷,哪些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修,就是不仅要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目的的去学习,去改正和提高,还要不断地关心时事,留心外部世界的发展,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状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律,就是永远记住国家法律、学校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端正自己的人格作风,在任何情况下有所不为。”

  另一名教师的话更发人深思:“我觉得我们必须保持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如果教师是个好人,那他的学生长大后就可能是个好人。

  反之,如果教师是个学识和道德都不合格的人,那他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我们教师行业的金科玉律。”

  作为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她相信每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都会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应该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本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比较差,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有关专家建议:应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服务。

  提高教师的待遇也刻不容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在16个行业中排在第13位,属于低收入阶层。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教师的收入仍与整个社会发展不相协调,拖欠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教师的情绪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有关人士认为,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从源头抓起,适当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对教师法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完善,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大量的教师伤害甚至杀害学生的恶性事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当事人中的教师还是学生,法律知识都极其欠缺,法制观念极端淡薄。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也是预防教师心理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有关专家指出,必须把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懂得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更让教师懂得自己必须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