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外高一高二学生中文模联活动背景材料
学生会  时间:2010年11月4日 浏览数: 打印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便是这种关注的体现。该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会议暨《京都协定书》第5次缔约会议”192国商讨《京都协议书》第1期方案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其意义重大,因而被誉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会议”。然而在“责任公担”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巨大分歧。绿色和平组织曾强烈谴责发达国家在会议上“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强硬态度。巨大的分歧使会议没能达成具有强制性法律文件,使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挫折。此次会议后,美欧双方为争夺气候问题主导权使得发达国家阵营发生分裂,而发展中国家为保障自身发展权益以及免受“被排放”而在此问题上达成了暂时性的脆弱同盟。因为欧美想让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责任的目的落空,会后美国舆论一面倒地抨击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大国。欧洲已经实行了相应的惩罚性关税。而美国也在以“环境保护”名义推行“碳关税”,但会议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已及《公约》与《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过程。可以说“发达国家没有赢,发展中国家没有输”。

  不过,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只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相关部分。全球变暖也并非环境问题的全部。海洋酸化,臭氧损耗,大气悬浮物水载过量,土地干旱,生物多样性丧失,氮摄取过量,磷向海洋中流失,节气候异常等等才是环境问题全部。其中,全球变暖与海洋酸化源于二氧化碳排放过量,属于碳循环问题;氮肥获取过量属于氮循环问题;水体富氧化属于磷循环问题。这三者也是本次模联会议的主要议题

  

  碳循环

  碳循环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头。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为岩石圈与化石燃料。这二者变换缓慢,起贮存库作用。而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为碳的交换库。植物从空气中获取CO2,使之转化为含碳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逐级进入动物体内,动植物呼吸作用将一部分碳重新转化为CO2。另一部分随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回归大气,这一循环约20年。大约千分之一的动植物残体在分解前被沉积物掩埋成为有机沉积物,最终转化为化石燃料,同时,大气中的CO2进入水体,将石灰岩转化为可溶态碳酸氢盐,并在海洋中沉积下来。通过不同的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白云石及其他碳质岩石。这些岩石在几百万年中又逐渐在物理与化学作用下(如风化),被分解CO2。从而保障了碳量的平衡。然而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减少与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产生大量本应“沉睡”的CO2,使得大气中CO2含量上升,进而导致全球变暖与海洋酸化等危机

  全球变暖已是众所周知,其具体表现主席团不再陈述。而海洋酸化则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自工业革命以来,超过三分之一的CO2被海洋所吸收,从而缓和了全球变暖问题。但海洋本身的PH值下降了。钙化藻类,珊瑚虫,贝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形成的碳酸钙外壳越来越脆弱。使得海洋中,微生物不得不分出更多的能量来适应酸化环境,如“泵”出细胞内的H+或生成HCO-来吸收体内H+并使H2CO3排出体外。无疑,这全使生物在生长、发育及繁殖上的能量减少。并且即便如此,生物体也难适应这种本应在上万年而非几百年内发生的环境变化。且全球变暖造成的珊瑚礁大量死亡;海水上表层密度减少减弱了表层与中深层海营养物质交换。都进一步恶化了海洋生态体系,一旦有朝一日,海洋无法再吸收更多CO2,转而向大气中释放CO2,那么这恐怕全成为气候变暖上的最后一击

  然而这个最重要的议题也是各方冲突最大的议题。在过去的200年中,发达国家排放了绝大部分CO2,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背上这个沉重的十字架,以此来为自己争取到发展的契机,然而发达国家也不愿因减排而使自身经济地位受挫而被发展中国家超越,进而丧失全球领导地位。因此要求发展中国家也要被背负减排义务。并且发达国家希望以此为契机,凭借自身先进的技术,开辟一个全新的碳减排市场与清洁能源行业,以此来激活自身那增长乏力的经济体。然而这么做事实上相当于是将带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身上,从发展中国家中抽取增长的活力。因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都通过全球化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如钢铁,汽车,化工等。一旦确立各国减排目标与碳关税,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的经济成果都相当于拱手让给了发达国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都难以退让。(在商讨这个问题时,请切记你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发展中国家代表,更不是什么人类拯救者。请务必站在你所代表的国家立场上,切记)。

  

  氮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的又一基本物质循环。空气中的N2一部分因闪电所固定,一部分由固氮细菌固定,即生物固氮。这些细菌拥有可以将氮气与氢化合成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经一系列转化成其一部分,并最终进入土壤。

  植物从土壤吸收氨根离子和No3-以获取氮元素,而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取。动植物死亡后,腐生生物将尸体分解,将其体内的氮转化为铵根离子。

  氨根离子与氨气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No2-,再由硝化细菌转化为No3-.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No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o2-,

  并进一步还原成氮气,从而回归大气中。

  

  在自然条件下,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氮气N2和N2O,和生物固氮吸收的N2以及不流层中被吸收的N2O相平衡,但人类对氮肥的大量需求与使用,使自然界氮平衡出现异常。越来越多的活化氮(非氮气形成的N)出入水体之中。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硝酸盐与氮离子造成水体酸化,以及富营养化,进而产生水华与赤潮。且氮对鱼类也有剧毒,因此氮污染会极大破坏水体生态系统.水体中的NO2会诱发各种疾病乃至癌症,NO3—超标也会造成净水成本上升,医疗开支增大等到社会问题,同时氮污染也与磷污染一起造成有关的水体污染。

  磷循环

  自然界中磷的基本循环过程为:土壤与岩石中的磷酸盐由淋溶和风化作用进入河流,然后输入海洋沉积下来,直至地质活动将他们暴露于水面,再次参加循环。在这个长达千年的过程中,还有两个小循环。陆地上,岩石风化向土壤中供磷,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并根据食物链层层转移至动物体内,在动植物死亡后磷回归土壤。陆地上的磷有一部分由于降雨冲洗进入水体中。在水的生态系统中,磷由藻类与水生植物吸收,随后逐级传递。水生动植物死亡后,磷回归水中。陆生动物通过捕食水生生物使磷回归陆地,也有少部分沉积入深水底的瘀泥中。

  然而人类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极大的干预了磷的循环——随着人类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与农作物不断从农田中吸收磷,但这些磷并没有返回农田制造磷肥,而是以污水与粪便的形式进入水体。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广泛的水体污染,使无数河流退化,并且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所导致的赤潮藻类大量繁殖,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赤潮藻类含有毒性,易被鱼类吞食,造成鱼类死亡。即便不被毒死,鱼类也往往会因氧气不足与赤潮藻堵塞鳃而死,而水生生物包括赤潮藻本身死亡后分解将会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这种类似情况可能短时间内爆发并消亡,如赤潮与水华,也有可能长时间存在,从而形成“死亡区域”如墨西哥海湾靠近美国东海岸的奇莎皮克海湾.联合国研究署曾指出:自1990年至2004年,海洋中”死亡区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从长远来看,磷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磷的流失与磷的污染将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

  本次会议将以CO2的减排为切入点,基本针对各国在碳减排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进行讨论。因此碳是会议的主线与核心,但主席团要求本次会议所上交的决议草案必需含有“氮与磷”的相关条款,会议中,如何在碳排放的相关问题上为本国争取最大利益并使会议达成共识而非不欢而散是代表们的主要挑战

  会议上必需讨论的问题以及决议草案中必需包含的内容

  1、 如何明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2、 是否应当设制强制性减排目标?如果是,那么强制减排的范围应包含哪些因素?强制减排标准大概为多少?

  3、 是否应当设制环境壁垒,如开征碳关税等?

  4、 是否应当为经济发展设制上限?即地球资源能否支持人类经济不断发展?若能,请思考发展方式;若不能,请思考上限应为多少,如何设制与分配上限?

  5、 是否应对推行碳交易?若是,请思考如何开展?若否,也请给出理由。

  6、 发达国家如何提供资金与技术?(即讨价还价)

  7、 氮与磷的污染并非全球性的,而为地区性的,多在国家内部或国家环境,如何就此问题采取措施,简要陈述大概态度即可。

  国家 :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巴西,中国,小岛国联盟,印度,韩国,南非,印尼,埃及,以色列,阿根廷,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菲律宾,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墨西哥,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