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涌动 让智慧飞扬
  时间:2009年3月19日 浏览数: 打印

  新课改,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设计者、引领者,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一些课改名校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大胆开拓,一路走来傲视群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因此,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理念和经验,需要的也非理论和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棠湖中学,正是在这样积极而扎实的行动中,更加彰显出了这所西南名校的特色、风采与价值!

   ——题记

  让生命涌动 让智慧飞扬

  ——记阔步行进在课改路上的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改,如浩荡东风,吹绿了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唤醒了教育人沉睡已久的思想与灵魂。在天府之地成都,就有这样一个激跃的课改强音——棠湖中学。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棠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上大胆突破,成绩斐然。棠湖中学创建于1991年,在“以人为本,为师生的发展创设和谐的支撑性环境,帮助每位师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仅仅十七年,棠中就实现了三年建成四川省合格高中、五年建成四川省重点中学、十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三级跳”,被省市领导赞誉为四川省“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产生了蜚声全国的“棠中效应”。在课改的召唤下,棠中更是敢领时代之先,让生命涌动,让智慧飞扬,让教育华彩尽放!

  课堂:将“高效”追求到底

  课堂教学改革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是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力求突破、睿智创新的棠中人自然不会错过课堂这一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他们认为,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熊伟校长的带领下,棠中“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强化组织教学为保证,以优化教学程序为重点,以激活课堂互动为关键,以落实学习环节为抓手,以迁移知识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高效课堂的构建紧锣密鼓,有条不紊。

  棠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创境设问、互动解疑和归纳拓展。“创境设问”就是解决为什么学——围绕教学目标或重难点,根据内容材料的背景、知识的起源、作者的介绍等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互动解疑”就是解决该如何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互动,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实验实践、教师答疑、教师讲授等符合教学内容的恰当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归纳拓展”就是解决怎样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以精选的习题使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归纳方法拓展延伸。

  通过“三段式教学模式”,棠中力求以“教师五导学生五动”,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目标。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导激情、导活动、导思维、导训练、导延伸”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激活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主体作用。

  为了保证“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行,棠中狠抓预习、笔记、互动、作业、复习、考试、总结等学习环节,实现知识迁移。还实施了教师课前候课制、教案三重制、课堂全责制等制度,细化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通过学生唱校歌班歌、喊班级口号、半小时演讲等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全年级学生总成绩的平均分、重点率、本科率等在全县的情况确定全年级教师教学成绩奖的基数,从而激发全年级教师的群团意识;以学生总成绩和学科成绩名次的升降来确定每个教师的浮动奖金,从而调动每个教师的个体竞争意识,切实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的涌动——师生民主、平等、融洽;过程真实、生动、诗意;结果怡情、益智、愉悦。这,也是棠湖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已经在路上;他们,正豪情满怀……

  保障:打造“智慧型”教师

  在熊伟校长眼里,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也是“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最主要的促进因素。肖川认为,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三是教育的智慧。熊校长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在课改进程中,他所致力培养的,正是“智慧型”的教育队伍。

  创新机制,开通人才“直通车”。 棠中在全省率先实行以“三制一包”(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制,1991年至1993年,分三次选拔出110余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对刚刚建校的棠湖中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仅如此,棠中还进行了包括年级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在内的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形成了有序竞争和激励机制,极大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学校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创造条件,构筑发展“快车道”。 1994年,棠中提出了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口号,后渐变为学校大力推行的“名师工程”,将师资建设的重点从“引进”转移到“提高”上来。

  除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外,为了让教师张扬个性、形成特色,学校还大胆进行评价改革。设立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教学成绩等级奖”、“班主任工作等级奖”、“科研能力等级奖”、“学生竞赛辅导奖”、“指导青年教师奖”及“校本课程开发奖”等奖项;并在校内开展“教坛新秀”、“青优教师”、“优秀教师”、“初级教育专家”、“中级教育专家”、“高级教育专家”以及“特级教育专家”等名师的评定。

  此外,学校还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在全市中学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科研室。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批准为“外语教改研究课题实验学校”,承担了《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教育课”质量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科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应用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在各学科、各年级全面展开。

  和谐互助,良性发展是棠中教师发展的一大特色。近三年的新教师要上“汇报课”,青年教师要上“评优课”,骨干教师不仅要上好“示范课”,还要为年轻教师开好专题讲座。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要上“研究课”,引领大家朝着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如此,名教师带着普通教师进步,老教师领着年轻教师发展,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双赢。

  “情感X制度”的管理制度是棠中的又一亮点。学校坚持“同岗同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实行评聘结合与职称挂钩的基本工资制和以贡献分配的奖励工资制。对青年教师做到“待遇留人”,唯才是用,动态管理,大大激励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十七年来,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56项,省级73项,市级179项,县级273项。棠中也被中央教科所表彰为“十五”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学校”。建校以来,棠中共投入师资培养经费250多万元,现拥有特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156人,县级及以上名教师、学科带头人52人,优秀青年教师28人。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标:培养“特色型”学生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棠中尤其注重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进步。这充分体现了棠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分层教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以“帮助每位师生走向成功”为办学宗旨,从分班开始,抓住选配班主任、师资配备、教学标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奖励办法等环节,让学困生学起来,中等生优起来,优等生尖起来,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栉风沐雨十七载。在熊伟校长的引领下,棠中不断探索、积淀,如今已形成了包括“分层教学”在内的八大特色,使棠中的学生特色彰显,也使棠中的品牌赫然醒目!

  以人为本,“精细化”凸显管理特色。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精细化育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文化学习上有“教学导师”、在兴趣特长培养方面有“专业导师”、在思想上有“德育导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有所进步、有所成功。

  把握时代要求,突出信息技术特色。1992年棠中就引进了CSC办公系统,1993年,学校建成了全县首个计算机教室,并把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列入了高、初中一年级的必修课程。到2000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完全实现网络化。2005年至2007年,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大赛”,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11个,名列全国参赛学校前茅。学校开展的远程教育课题研究,受到了国际协作组织的极大关注,并成为中央电教馆的示范窗口。

  推进创新模式,突出艺体教育特色。学校已连续招收了七届科学艺术班。国家、省、市、县级比赛奖比比皆是。从1991年建校起学校就组建了女子足球队,2005年招收了男子足球班,探索“体教结合”模式,被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先生誉为“值得推广的‘棠中模式’”。在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中,棠中有800多人次获得了各级比赛奖,有86人获二级运动员称号;学校荣获了“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精心打造多元办学特色。学校提出了“合格+特长”的人才模式,从班级模式的构建、课程改革、课时安排、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改革。学校还积极构建国际化、精品化、多样化的升学渠道,已有多名学生被剑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或取得预录资格。学校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人才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单独招生生源学校、上海交通大学生源基地、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指定公派留学生学校、古巴政府奖学金项目四川省留学人员推荐学校 等。

  打造办学亮点,突出外语教学特色。从1993年起,棠中就开始邀请外教到校指导教学。在校内开设英语角,将每年的12月定为“英语文化节”。从1998年开始常年聘用外籍教师进行口语教学,并先后举办了八届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夏令营”和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班。棠中招收了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访问、游学等活动,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定点联系学校、美中教科文组织中国重点合作学校、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定点派出和接待学校、美国美中文化教育基金会“成都交流中心”。

  重视修养立德,突出德育教育特色。早在1995年,学校就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以主旋律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美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工作重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德育系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棠中先后荣获省市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校风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有200多人获省、市、县各级荣誉称号,有30个班集体评为省、市、县级“先进班集体”。同时,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为社会和媒体所称道。

  关注全面健康,突出心理教育特色。1999年,学校就成立了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同年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通了心理热线,开辟了心理咨询室,组织了心理协会。2003年,学校主页上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同时利用校园报办了《心育专版》。2004年棠中被批准成为“成都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 ……面对这些荣誉,面对棠中——这所年轻而厚重的学校,我们心底涌流的,除了感动与崇敬,还是感动与崇敬!“棠中速度”、“棠中效应”、“棠中特色”……如一面面旗帜,在新课改的征程中猎猎飘扬!熊伟,一位教育改革家;棠中,一所改革先进校。就让这一切在我们脑海中定格为永恒吧,因为,有了这样的智慧和魄力,我们的课堂会永远生机活力,我们的生命会永远年轻鲜活,我们的教育会永远精彩灿烂!这些,不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