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时间:2009年7月1日 浏览数: 打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原高2009届十六班学生) 张钰贤

  这里,是烈日与暴风雨交替无常的北纬1°。

  这里,是用混凝土点缀丛林的亚洲小岛。

  这里,让我错过了高三的班车却在这陌生的热带雨林享受步履维艰。

  我有些自不量力地 ,想在这起伏不定的土地上,遮天蔽日的树阴下,放飞手中的纸鸢。

  可我:

  一次次摔倒,一次次跌落,一次次,一次次……不知道,还有多少一次次。

  我彷徨了,我茫然了,我心急了。

  眼泪一次次懦弱无能地滴落 ,那是一种审问。

  但我,还是紧紧拽住手中的线和已经千疮百孔的纸鸢……

  但那,仿佛,已是潜意识的动作。

  我只想,像以前一样,再一次真正放飞一只风筝,在这个只有夏季的马六甲。

  

  那里,少不了呼呼刮的风,春、夏、秋、冬。

  那里,我第一次离开家,开始新的体验。

  那里,第一次真正放飞了一只纸鸢。

  

  风筝,是儿时的记忆,我却不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手。当我义无反顾地拿起一只风筝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那是一个错误。错就错吧,毕竟也是一条路,只是多了些风,多了些雨;少了些阳光,少了些平坦的道。我倔强地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奋斗,只为多一些挑战,少一些遗憾。就这样简单,开始真正的高中生活。

  曾经,单纯的选择,让今天的我,对它有些怀疑:一周2个小时要学一章两章像天书一般难以理解的内容。当我尽了最大努力疲惫的走下考场,我还是落在了队伍的最后。

  曾经,选择的理由真的很简单。

  如今,一开始,炙热与雷电就让我战栗,不知道当初选择的意义。

  曾经,一开始,拿起那只风筝,每一次的尝试都只以“以头抢地”而结束。我回过头,转过身,慢慢走到它的跟前,我知道,它疼了、累了、倦了。放弃?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当我目视伙伴离开这个集体,我感到恐惧。我害怕有一天,我放弃了最初的梦想,抱着我只剩残损骨架的风筝,悄悄地离开,然后留下无尽的叹息。幸好,爸妈总是提醒我练琴。我明白,那不止是让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黑白相间的琴键,那律动在提醒我坚持奔跑。

  终于,我可以拉着线在那一片草地上狂奔。可是无论我怎么放线,高度都没有增长。我审视周围,别人的风筝早已老高老高。

  我尝试从不同的方向起跑,按照师长们充满经验的指导。

  我也时而放下手中的风筝,或静静思考,或到其他活动中去清醒一下疲倦的大脑。

  我分析着原因,怯怯地寻着解决的方法,却依然只能原地踏步,没有突破。有些焦躁有些郁闷地抱着厚厚的“问题”薄薄的“分数”去询问,一次次的谈话,一次次向我的体内注入前进的力量。原来,不光要坚持梦想,重要的是要掌控好自己的步伐。所以,慢慢地,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新的体验,我学会去享受自己调和的色彩。

  所以,尽管我那只可怜的纸鸢,还在低空苦苦挣扎,但我还是可以紧紧拉着线,任阳光射入眦角。

  然后,我又有些自不量力地盯上了北纬1°的这个小岛。 一年的奔跑,已经让我爱上了尝试,“Let me try!”这句话可不是随随便便喊的。我已不在乎成败,只是不想留下一片猜想。

  朋友和我一起将写着梦想的纸条系到我的风筝上。我望着它们,期待着它们可以再缓缓地上升一点高度。我望着它们,眼前时常掠过一两架飞机,渴望某一天,有一架飞机可以送我到想去的地方。可是,一切依旧:不变的高度,不变的坚持,不变的努力,不变的支持。每晚,把好友放在我桌上的纸条夹在日记本中,轻轻合上,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心中又多了一份温暖一份力量。当好友和我一起修补那已伤痕累累的风筝时,用力折了一节那稍长的骨架,然后将它归位,递给我,带着自信的微笑。

  当我再一次迎风奔跑的时候,我的风筝,一点点上升,一点点突破原来的高度。一拉一扯,我看见了风筝的微笑。

  我们躺在那片草地,一起拉起线,望着天空,数着“5,4,3,2,1”,一起松手。看着它远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放飞那绑着我梦想的风筝,有太多的不舍。因为它承载了太多,见证了太多。可是,曾经的,毕竟已是过往。

  手松了,线跑了,风筝走了:新的开始,抑或是轮回……

  我深一脚浅一脚在沙滩留下脚印,海浪却无情地将他们轻轻抚平,留下一片平整一片平静。我想起曾经放飞的风筝:它没有在空中留下任何痕迹,但却深深刻入我的生命,让我决定,做回那一只飞鸿。

  带着我用两年放飞的风筝,走在北纬1°的丛林,落在最后,我告诉自己:

  一切都像脚伤一样,很疼很累,却随着时间一天天好转;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空间,我们,还在一起默契地奋斗;

  带上该带的,忘却该忘的。

  一定能重新起跑,一定能再放飞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