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魂 人之本——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校训“仁、德、志、譞”诠释


“教育乃立国之本”,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自古及今,世界各国无不把教育放在首位,因教育是国家兴旺强盛的根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所肩负的责任更为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学校教育若不加大力度,不从深层次上去革故鼎新,只满足于现状,那么,教育的史命就难以完成,其作用就难以更好的发挥。在查阅了中外许多著名学校的资料,并对我国历代教育思想进行了审视和研究后,“仁、德、志、譞”这四个字,就积淀成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的校训。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措施以此四字作为准则,使每个在棠湖中学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在“仁、德、志、譞” 的感染、浸润与陶冶之下,具有仁之魂、德之灵、志之雄、譞之精,真正成为一个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又具有高度文明素质的国民。

仁——做人的灵魂

仁,就是仁慈,仁爱,仁义。我们的祖先,对仁的认识十分深刻,他们无论在治国齐家上,还是在修身处事上,都十分重视对“仁”的把握。特别是到了孔子时期,更是将“仁”放到了最高的位置。因为“仁”不只是伦理道德,它更是一种政治思想。到了孟子时代,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与学说体系——孔孟之道完全形成,它主导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基石。后人称孔子、孟子为至圣、亚圣,就是对他们政治伦理和学说体系的高度认可与颂赞。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北宋徐铉等人对“仁”字作了更为明确的解释:“仁者兼爱,故从仁。”仁,即“二人”,这符合古人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有阴有阳,乃有宇宙。阴阳结合,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从哲学的角度讲,正如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的意思就是人,人和仁合起来,就是道。这个道,就是要求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要有慈善心、恻隐心,要博爱,要像孔子所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对仁的重要性说得更为明白,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张万准,对仁的具体内涵归纳成十二条:一、对父母孝敬;二、夫妻间互敬互爱;三、对待子女仁慈;四、对兄弟姐妹忍让友爱;五、在朋友、同事、一般人的关系上,推己及人;六、对国家忠贞热爱;七、对工作敬业爱岗;尽心勤劳;八、对自己克己修身,自强不息;九、对自己的上级事以恭谨;十、对待自己的下级待以宽仁;十一、对物质节用爱惜;十二、在环境生态上,看重自然。他还说:“如果我们都能从这十二个方面来思考,来实践仁的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无疑就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确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桉这十二个方面去做,可以想象,这个社会大家庭将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和谐!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是多么的幸福!

仁,在整个社会政治、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十分重要。那么,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现代学校,理所当然地要把“仁”的培养放在首位,这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德——行为的准则

德,就是道德,品行。“德”是一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业准则的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应该有个行为原则。每个人行为的动机,活动的结果,以及他的情感与对事物的判断,都得遵守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是非标准。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高尚的道德,是人们所企盼和拥有的立身根本。在古代社会里,君、臣、父、子,各守本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社会秩序上,起到了稳定作用。《论语•为政》的首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主要是靠统治者的影响力,以及良好的社会教化,去赢得民众的拥护与支持,从而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古代社会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观,使他们各司其职,达到了相对的稳定,成就了当时社会的文明。

《论语》中还要求所有官吏以及一切从政人员,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谓有道德,就是要注意修身,即随时随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封建社会讲忠君,那时的君与国是一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忠君就等于爱国。今天,我们是处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也要讲市场经济的道德品质。

在道德修养上,要求学生具有“正直中和”的品性。正直中和,在中国有广泛的认同基础。司马光说:“正直中和之谓德。”正直,就是有正义感,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讲公道话,勇于做公道事。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不随波逐流。对自己要从无过中找有过,对他人要从有过中找无过。这样就会获得人们的广泛尊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善于与人协调合作,又决不无原则地迁就别人,要真正无所偏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中和,就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要合于法度。孔子的孙子子思认为,中和是天下人应共同遵守的、最大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达到中和,天地万物就会各得其所,各种生物都会发育生长,人们各尽所能,这是最高的社会境界。正直是人的一般的品德标准,但只有做到了中和,才能上升到“德”的高度。

在道德修养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硬作风。这个作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作风,二是思想作风,三是学习工作作风。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要学会做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有失败,绝大多数不是做事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是道德的失败。一切学习上的进步,工作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归根到底是源于做人的成功。

在道德修养方面,更普遍地还表现在“孝”字上,孝道是我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孝为百行之首。孝敬父母,是人生之天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人呢!同时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何等的友好,何等的亲切。孟子说过:“人皆可为圣人。”人具有善的本性,“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还明确指出,人应当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如果上上下下,人人都能照孔圣、孟圣所说的去做,那么这个社会就十分和谐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伦理性。这个伦理就是道德,而这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后天培养形成。中国古代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在三皇五帝时代,就以言传身教来影响下一代。那时的社会是道治与德治的社会,可以禅让君位,能够礼贤下士,能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五帝之后,德治逐渐下滑,出现了短暂的仁治社会,但很快就进入了文攻武治时代,争霸现象愈演愈烈,紧接着的就是人治社会,人类社会就从“大道治世”变成了“霸道治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要建设文明社会,德是绝顶重要的因素,对青少年的教育,应将德放在首位。

志——奋斗的目标

志,就是志向、信念、意志与志趣。古往今来,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大多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也正是这个远大的志向,支持着他们去不断进取、不断奋斗。志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和激情,从而产生很大的精神动力,去激励他们以积极、主动、顽强的精神投身于生活、工作。只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对人生抱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态度,才能对工作抱有无限的热忱。宋代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十分看重志向与意志;他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得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挥得就越充分,对社会就越有益。”

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行为坚定、主动的心理源泉。一个人的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他的上进心就会越强,他的求知欲也就越烈,自然而然,他们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会更加努力地去奋斗。事实证明,伟大的毅力,是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高昂的志向,代表了一个人生命的动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灵魂。正如拿破仑所说:“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这刚毅的志向,以及为此而奋斗,被苏格拉底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以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为己任的人,必然心忧天下,他们不会满足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这种人,精心充沛,在遇到挫折和磨难时,能够顽强地坚持下去,从而度过难关。这种人时间观念很强,应变能力突出,且沉着冷静,注意策略,懂得进退,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类的大人物。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音乐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没有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的人,往往是得过且过,永远也不能把握成功的契机,因而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

一个令人尊重与赞美的人,还应当有高雅的志趣。这种志趣是人们力求认知与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志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说得狭隘点,就是指兴趣。这种兴趣可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以及社会兴趣。物质兴趣与自己的需求相关联;精神兴趣是对科学,对艺术的追求;社会兴趣是对社会活动的热爱。一个人有了这些志趣,他的人生才能充满活力和进取。作为一个在校学生,就要为自己确立一个宏伟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认定自己终身奋斗的方向。毛泽东年轻时给一个朋友写信说:真正的立场是要掌握真理,然后去实现真理,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按照规律去推动社会的前进。认清真理,坚持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这叫做立大志。晚清曾国藩说过:“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之不尽,不取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他还说:“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这两位前人的论述,揭示出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还有人给它打了个非常恰当的比方:立志就等于是事业的大门,工作就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你。这正如法国著名化学家巴斯德所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

当然,立志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要切合实际,不能眼高手低,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不能瞎想空想。这是学校教育学生时应十分注意的。要让学生明确把握一个要领,那就是抓住立志的根本点,这个根本点就是看对社会是否有益,不能只看职位的高低,工作的好坏,收入的多少,否则便会成为利己主义者。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同志,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20世纪50年代的清洁工人、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说:“宁愿一身臭,换来万人洁。”这是何等的高尚!他的志向就是“换来万人洁”,他没有患得患失,想的是市民的卫生、舒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因而得到了国家的表彰,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譞——腾飞的翅膀

譞,就是智慧的意思。《法华经义疏》说:“智是决断(决疑断惑),慧是拣择(考察切要)。智是观照,慧是了知。”田森教授说得更加明白:智慧就是驾驭知识的本领,也就是说,智慧是知识中的知识。

过去的时代,是以劳动力取胜的时代,是靠技术力量取胜的时代。今后的时代,是靠竞争,靠智慧力量取胜的崭新时代。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也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过,“好谋而成”。这里的“谋”,说的就是智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谋”作了高度的评价,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方《圣经》也高度肯定了谋的价值:“黄金和白银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证,但是比不过腹有良谋。”在古代,可以“一策而转危机,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可以“计就惊天地,谋成泣鬼神”。在今天,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智慧就是金钱,智慧就是财富。的确,智慧是无穷能量的源泉,无论是平定天下,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取胜的最大关键都取决于智慧。

有人说,在学校里成功,需要的是“知识型智能”,而在成年人世界里成功,则需要“计谋型智能”。这两种智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是计谋的根基,计谋是知识的体现。没有知识何来计谋?但必须说明,光有知识,而不会运用,就是死知识,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书呆子。这就很明确地给学校的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不但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训练,(这其中训练思维是关键,要优化思维,让学生学会既见正面,又见背面的“两面思维”),还要对学生进行横向、纵向、主体、网络以及跳跃性、变易性等思维训练,要注意培养他们有高超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能力,力求使学生不仅思维正确、全面、深刻,而且还要求他们最后能达到出大智、出巧智的较高思维境界。

智慧能体现思维和观念上的创新能力,体现掌握技术与技术实践能力,体现承受外界压力与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性格、气质,同时还体现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与对自己人生的策划、自我管理以及如何经营人生的能力,还体现对事物的评价、美感与审美方面的意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正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让自己以及他人生活得幸福。对学生来说,不能只是要他们考试成绩有多好,学历有多高,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今后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因此,学校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应是灌输,而应该是唤醒,应该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方式。

智慧是一种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明的头脑,机智的反映,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等,无处不蕴藏着智慧。可以这样讲,智慧是文明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性的表现;智慧是一种宽阔的胸襟,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注重对智慧的拓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应放开眼量,不但要使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要在育人的事业上闯出一条更新更宽阔的路来。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的校训“仁、德、志、譞”,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具有严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同时也具有传统性与前瞻性。仁是一个人的根本,是人性善的“种子”。德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灵魂的载体。德与仁的关系十分紧密,仁是德的根,德是仁的深化与发展,或者说,德是仁在行为准则上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志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追求成功的动力。譞是一个人的智慧思想,是人生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仁、德、志、譞”构成了育人的完整体系。有人曾说,“缺智的人是次品,缺体的人是废品,缺德的人是危险品”。 “仁、德、志、譞”,对于一个人来说,缺一不可。我们坚信,只要用“仁、德、志、譞”这四个字来要求、来培养、来熏陶、来教育学生,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